眼脣化粧品標準更嚴格 卸粧4部位最容易被遺忘

眼脣彩粧與卸粧、化粧品種類多,常見包括眼影、眼線、睫毛膏、脣膏、脣蜜、卸粧油、卸粧乳等。(王家瑜攝)

不少人每天出門前都要裝點打扮一番,其中少不了眼脣化粧品的功勞。食藥署表示,眼脣化粧品因爲較接近黏膜,成分和衛生標準都更加嚴格,使用時也要更留意,例如吃完飯後先把嘴巴擦乾淨再補粧,以免加速脣膏變質,而卸粧時也應注意眼角、睫毛根部、脣周、嘴角等部位,避免化粧品殘留。

食藥署提醒眼脣彩粧正確使用方式。(食藥署提供)

眼脣彩粧與卸粧化粧品種類多,常見包括眼影、眼線、睫毛膏、脣膏、脣蜜、卸粧油、卸粧乳等。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審查員方韻淑提醒,使用眼影要用乾淨的刷具或眼影棒,也要注意工具清潔,由於手可能有髒污或細菌,不宜直接接觸眼影,以免造成污染產品加速變質。塗抹眼線液要在睫毛根部,不建議畫太接近黏膜,也避免戳到眼睛造成傷害。

另外,許多人使用睫毛膏前會不斷來回攪動,希望沾附更多更均勻,但這樣可能會把空氣和細菌帶入瓶中,因此建議輕輕旋轉即可取出。口紅脣膏可能會在進食後脫落,補粧時不要直接塗抹,記得先把嘴脣清乾淨,以免沾到食物加速化粧品變質。

食藥署提醒眼脣卸粧注意事項。(食藥署提供)

使用眼脣彩粧品後務必妥善卸粧。方韻淑提醒,由於眼脣比較脆弱,建議先用卸粧液搭配化粧棉,輕敷在眼睛上5到10秒,讓卸妝液溶解化粧品,再開始擦拭,不要大力反覆搓揉眼睛,以免拉扯皮膚,容易導致色素沈澱。尤其眼角、睫毛根部、脣周、嘴角等部位最容易被遺忘,可使用棉花棒沾卸粧液處理。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科長張家榮表示,眼脣類化粧品比較接近黏膜,因此標準較其他化粧品嚴格,例如部分防腐劑成分不得用於口腔、眼部、脣部產品;多數化粧品可使用第一類色素,而眼脣類化粧品不可使用第二類和第三類色素;一般化粧品微生物容許量是1000 cfu/g,而眼部周圍和接觸黏膜的化粧品是100 cfu/g以下。

食藥署提醒眼脣彩粧5守則,務必選購標示完整的產品,包括品名、用途、保存期限等;不同部位使用的彩粧品應按照標示正確使用,例如脣線筆不應用於眼部;定期檢查化粧品是否過期、變質或發黴;使用彩粧時應保持工具衛生,避免與他人共用;必要時可至食藥署「化粧品產品登錄平臺系統」查詢產品是否已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