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經濟學北流辦TMEX 唱片、經紀、策展匯聚交流

2024 TRENDY TAIPEI潮臺北日前舉辦記者會。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的JAM JAM ASIA音樂節,公開「晚安大小姐」爆紅的韓國ASMRZ、日本樂團Cody.Lee(李),臺灣的傻子與白癡、溫蒂漫步等卡司。外界看到的是偶像追星,但對北流而言,這只是音樂產業的一環,背後真正核心是同日舉辦的跨國交流、串接線上線下的臺北音樂博覽會,將臺灣人才與音樂外銷世界。

「演唱會的背後是由唱片公司、經紀品牌、音樂策展等緊密的音樂產業串連,那產業需要的是什麼?」北流執行長樑序倫說,作爲行政法人格局要拉高到臺灣音樂產業,尤其從現實面來說,國內的市場太小,如何將產業推廣到海外正是北流的價值及使命。

樑序倫說,臺灣的唱片業、音樂節策展到整個產業,鮮少有溝通平臺,他分享曾遠赴新加坡參加音樂產業展經驗,「在場明明都是臺灣業者,沒想到在臺灣時,彼此完全不熟,反而是參展才促成交流合作。」因此,趁着北市府在9月舉辦潮臺北系列活動,北流思考以產業扶植、人才培育的理念出發,孕育而生的是9月7日、8日北流所舉辦的TAIPEI MUSIC EXPO (TMEX) 臺北音樂博覽會。

北流便透過國際顧問團,整合了臺灣的20售票音樂節、44家唱片及經紀品牌,再串連12國、25位的國際音樂節策展人和節目買家齊聚,甚至到粉絲的交流對談,進而搭起了TMEX博覽會。樑序倫說,「這是一個網羅B2B、B2B2C的面向。」產業界也直言,公部門身份的北流,不會參雜利益,更能擔負起這個角色。

樑序倫介紹,TMEX和南港展覽館所舉辦的產業博覽會相同,在北流文化廳2樓搭建45個展位,匯聚國內各個唱片公司、經紀品牌等進行Roadshow行銷,自己簡報公司的資訊及藝人等,各國節目的買家也會尋覓潛在的「商品」,當然音樂產業不可或缺的粉絲經濟,展場也會有一區簽唱會等。

所謂的「商品」指的是藝人樂團,要如何去吸引國際的買家,演唱會就是驗明真金白銀的場子。樑序倫說,JAM JAM ASIA音樂節也是TMEX旗下的活動,場館內的售票演出外,也有戶外免費舞臺,以及適逢10週年的臺北音樂不斷電演出,「活動並非單點式舉辦,而是綜觀產業需求加以串連。」

疫情悶了3年,現在正是海外拓展的時機。樑序倫說,對於各國來說,疫情也算是國內音樂產業的保護傘,「因爲哪裡都不能去,只能在自己國家舉辦演唱會等。」如今疫後各大音樂節、樂團藝人紛紛搶攻海外,這也是將臺灣的音樂人才外銷的機會。

「不過,國際觀都還有些不夠。」樑序倫也說,近期的音樂圈比較喜歡獨立作業,「單打獨鬥很辛苦,也得打了好多年纔會有成績。」反觀現在活躍且知名的樂團來看,都還是隸屬於大的唱片公司,畢竟國際規模、觸角都不同,於是北流盼促成唱片、經紀等產業去合作,纔有機會往外擴充。

樑序倫說,大型唱片公司、Live House場館、經紀公司等位於臺北市,臺北可說是坐擁了諸多資源優勢,因此北流更該去整合搭建起平臺,「我們自詡爲橋樑,不一定要和我們合作,但是往外走的都可以通過我們。」

「北流不是南港的,應該要是臺北市,甚至整個臺灣的北流。」樑序倫也說,今年是第一屆TMEX音樂博覽會,產業交流絕對是活動的宗旨和大框架,未來延續這樣的架構,把臺灣音樂產業外銷到國際。

北流以B2B、B2B2C模式舉辦跨國音樂產業交流的臺北音樂博覽會。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提供

北流Live House D。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