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編】葉譁慧《絃動·箏響》古箏專場交響音樂會 國家音樂廳精彩登場

▲葉譁慧將於7月19日週六在國家音樂廳隆重舉辦《絃動·箏響》古箏專場交響音樂會。

圖、文/《絃動·箏響》古箏專場交響音樂會提供

臺灣出生、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深造的古箏演奏家葉譁慧,即將於國家音樂廳隆重舉辦《絃動·箏響》古箏專場交響音樂會。本場音樂會不僅是葉譁慧多年來對古箏藝術熱情與追求的結晶,也是她音樂生涯的重要里程碑,象徵着從學習到實踐、從夢想到實現的動人旅程。

葉譁慧自幼便接受國樂與西樂嚴謹的專業音樂教育,師承中國著名古箏演奏家與教育家周望教授及程皓如老師。經年累月的學習與鑽研,使她對音樂有着深厚的藝術涵養與無盡的想像。此次選擇在國家音樂廳舉辦個人專場音樂會,意義非凡,她希望藉此向大衆分享自己對古箏演奏與詮釋的學習成果,同時也傳遞古箏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流轉交融的豐富魅力。

▲葉譁慧碩士畢業音樂會與周望教授合影留念。(圖/葉譁慧提供)

《絃動·箏響》音樂會以古箏爲核心,攜手臺灣多位專業音樂家與知名指揮、樂團攜手合作,並以東方器樂與西方交響樂團相互交融的形式,開啓國樂嶄新的表現可能。音樂會選曲涵蓋古箏與鋼琴、大提琴、中西打擊樂以及交響樂團的多元組合,從傳統曲調到融合當代語彙,乃至於創新編創的Tango風格樂曲,皆展現古箏豐富且多變的音樂色彩。

葉譁慧表示:「周望教授作爲秦箏的重要代表性傳人,我有幸多年來隨周老師習箏,從而奠定了對陝西箏派演奏風格與技巧的深厚基礎。」因此,在本場音樂會中,她將爲大家帶來臺灣首演、以全新交響樂編制詮釋的陝西箏曲:包括由周延甲作曲、黃枕宇教授配器的陝西代表作品《淒涼曲》,以及周展教授創作的《望雲賦》,期盼以箏音之美,觸動人心。

葉譁慧特別強調,本次音樂會的策劃,希望能讓觀衆透過聆聽與感受,理解古箏不僅僅是傳統的象徵,更是一種具有現代性與時尚感的藝術表現。從氣勢磅礡到優美細膩、從地域風情到跨界融合,《絃動·箏響》將以指尖流動的音符,帶領聽衆穿越古今,重新認識古箏無限的可能性。

《絃動·箏響》葉譁慧古箏專場交響音樂會|活動資訊地點:國家音樂廳演出時間:2025年7月19日(六) 19:30演出者:葉譁慧攜手臺灣各界優秀的音樂家與樂團:指揮張致遠、臺北愛樂交響樂團鋼琴林上傑、 大提琴吳懿庭、打擊樂高首約、二胡林彥行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91016863468199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