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央行全面阻升 我央行不讓了 新臺幣強力守住30.3元
新臺幣匯率示意圖。資料照片
臺股小漲續創新高,外資熱錢積極匯入,新臺幣兌美元匯率11日開盤延續升值動能,早盤再現30.2字頭,最高來到30.235元,但近期整體亞洲央行都在強力阻升,我央行盤中也加強防守力道,有別於前幾日在後3點半後才積極進場作價,11日在午盤後就真槍實彈防守,新臺幣由紅翻黑,且明顯要守住30.3元價位。
臺北金融市場11日開盤股匯維持雙漲格局,外資連八日匯入買超臺股,連四日收盤創新高,新臺幣早盤同步續揚,但隨央行用力調節阻升,終場收在30.344元、回貶3.4分,終止連五個成交日收紅,總成交量19.53億美元。
匯銀人士分析,外資狂買臺股匯入,帶動新臺幣早盤走揚,但相對前日規模小幅放緩,且少數外資在午後獲利了結、轉爲匯出,加上臺股漲勢稍稍趨緩、央行全力調節等因素,新臺幣盤中升幅一路收斂並轉貶,此波強力升值走勢暫歇。
至於美國即將公佈包括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報告,以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匯銀人士指出,新臺幣主要仍由外資及央行對作爲主,進出口商買賣力道萎縮,相對轉呈觀望,出口商大多以掛單在30.37元附近爲主,並未出現空慌性拋匯,應是要先等CPI數據出爐。
而近期主要央行阻升意志堅強,主要亞幣同步偏貶,美元指數小幅反彈,韓元重挫0.38%、日圓回貶0.19%、新臺幣貶0.11%、星幣貶0.07%、人民幣小貶0.02%。市場人士解讀,前幾日包括大陸人行、日本及韓國央行阻升力道都很強,我央行反而相對客氣,11日央行明顯在午後就積極進場,成爲新臺幣翻貶關鍵。
匯銀人士認爲,市場短線應會先觀望,匯市成交量小幅放緩,等待美國兩份重要通膨數據,尤其CPI數據若如預期下滑,美國降息速度加快的預期更篤定,爲非美幣別升值添加柴火,預期新臺幣仍以震盪偏升格局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