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流感疫情示警 連假出國先「超前部署」打疫苗

圖爲疾管署公開記者會,前中職啦啦隊Lamigirls妍言(右後)帶着女兒淼淼(右前)施打疫苗。(本報資料照)

「光輝十月」的出國旅遊與商務人潮攀升,適逢連假在即,預料將有新一波出入境人潮高峰。鄰近亞洲國家的流感疫情正快速升溫,公衛專家提醒,民衆出國前,最好「超前部署」完成流感疫苗接種,特別是19至49歲非公費疫苗族羣,應先做好預防工作,才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中幼童與長輩。

計劃出國的民衆當心了!日本厚生省日前宣佈流感病毒進入全國流行期,不僅有中小學因此停課,日本今年的流感季還比去年整整提早五週。除了東北亞,中國大陸與東南亞也需要留意,根據疾管署資料,泰國流感疫情迄今累計超過70萬例、65例死亡;馬來西亞的類流感病例數也快速上升;9日16日疾管署也將中國大陸天津市列爲國際旅遊疫情第二級警示,顯示亞洲流感疫情嚴峻。

公衛專家提醒,類似機場、觀光景點、商展會場以及交通樞紐等密集人羣場所,都有極高的感染風險。然而經常跨國活動的青壯年族羣,並非公費疫苗對象,一旦在國外染疫,不僅影響行程還有就醫困難、醫療費用高昂等問題,甚至面臨流感併發重症的健康威脅。

然而,這羣青壯年族羣往往是家中經濟支柱,倘若不幸在海外感染,除了給家人生活帶來不便、經濟損失外,也可能在返家後,將病毒帶給家中嬰幼兒、長者或慢性病患者,無意間成爲家中的隱形傳染源。

專家表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病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於接種後約14天才會有保護力。因此,規劃出國的民衆務必要及早完成施打,才能確保身體有足夠的免疫力以降低感染與併發重症風險。

目前國內流感疫苗有新式的「細胞型」、「鼻噴型」、「免疫加強型」及傳統「雞蛋型」疫苗可供民衆施打。以製程來說,傳統雞蛋疫苗是採雞胚胎培養製程,是最早的生產方式且技術成熟安全,但由於不是與人類物種接近的細胞系統,使病毒在培養過程中可能產生變異,進而影響保護力;細胞疫苗則利用哺乳類細胞進行培養,因接近人類細胞環境也不受雞蛋供應量或過敏等問題影響,因此對應病毒株生成的抗體可更爲精準;而噴鼻式疫苗使用的是「減毒的活病毒」,透過鼻噴誘發黏膜免疫反應,較適合害怕打針的幼兒族羣,但不適用於免疫功能低下或長期服用阿斯匹靈及氣喘的兒童。

而免疫加強型疫苗則適用65歲以上成人,長者因爲老化而有「免疫衰老」問題,導致即使接種疫苗,其保護力也不如年輕族羣。所以先進國家改採取「分齡施打」觀念,建議長輩優先接種「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國際上,已有「佐劑」、「高劑量」、「基因重組」等三種不同技術的「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皆是透過新技術增加長者接種後的抗體濃度,以解決免疫老化問題。建議民衆應依不同年齡、身體條件與醫師詳細討論後,再挑選合適疫苗以達最佳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