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富豪瘋設 家族辦公室正夯

渣打全球私人銀行2024年在香港舉辦首屆全球家族辦公室論壇,招待來自80個全球領先的超高淨值家族,當中50個家族代表更從海外到港出席。(渣打提供/黃琮淵臺北傳真)

家族辦公室可以做什麼?

金管會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願景,除擴大私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今年起更將「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資產管理推動計劃」列爲重點。當許多的家族企業運用「家族辦公室」作爲家族傳承方式作法,「家族辦公室」這幾年一躍成爲亞洲金融市場最熱門的關鍵字,香港、新加坡都積極爭取亞洲富豪在當地設立家族辦公室,臺灣想分杯羹,動作得更快些。

門檻1億美元 服務涵蓋理財、法律

家族辦公室是私人銀行爲超高淨值客戶的家族提供的理財服務,進入門檻總資產在1億美元以上,管理千萬美元以上的資產,才符合門檻以及有成本效益。除了理財,家族辦公室的服務範圍更爲廣泛,財務、法律、會計、稅務及慈善都要管,幾乎是全方位的服務。

臺灣的外商銀行,這幾年都透過私銀部門導入國外作法,並運用全球資源,積極爭取家族辦公室業務。以渣打銀行爲例,亞洲區在新加坡、香港和杜拜等地均設有家族辦公室,家族辦公室的優勢橫跨消金、企金和財管,提供高資產客戶從公司到家族的多樣需求。

渣打集團私人銀行與富裕客羣主管及大中華暨北亞區財富管理暨消費金融負責人洪子寓表示,渣打銀行目前的家族辦公室組織型態爲銀行下的一個「事業羣」,亞洲區3個家族辦公室的資產以香港居冠,一個點的家辦事業羣人力配置爲10餘人,新加坡近年以稅務優惠,吸引很多家族前往設置,頗有迎頭趕上之姿。

洪子寓透露,臺灣金融業這幾年開始討論家族辦公室,但這在歐美早有歷史,且「臺灣前20大富豪都有(家族辦公室)」,家族辦公室設立在哪裡,就會帶來大量資金進駐,活絡當地的金融市場,這從新加坡近年「吸金」力道兇猛就看得出來,但當然也會有缺點,龐大資金進駐就會帶來通膨升溫壓力。

家族辦公室有多熱?從渣打銀行去年在香港舉辦的首屆全球家辦論壇可以窺知。渣打銀行去年10月舉辦的這場論壇,招待來自大中華區、東南亞、阿聯、英國及美國等地200多位環球客戶及嘉賓,包括來自不同市場的80個全球領先的超高淨值(UHNW)家族,當中50個家族代表更從海外親臨香港出席。

爲了讓這羣「超級貴客」們賓至如歸,渣打全球私人銀行甚至找來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家族辦公室的洛克菲勒家族分享經驗。洛克菲勒家族傳承至今已第七代,是一個橫跨工業、政治、石油業和銀行業的家族,其家族辦公室設置在紐約洛克斐勒30廣場的56樓,之後轉變成爲在美國證交會註冊的投資顧問公司。

能否成功發展 仰賴專屬法規

私銀主管表示,家族辦公室可大可小,它可以由家族成員組成,也可以藉由外部第三方的力量來協助,像是私銀、會計師事務所、法律事務所等,這幾年尋求外部專業的變多,主因就是隨着家族成員變多、資產規模變大,家族相關事務的複雜度也會跟着增加。

私銀主管指出,家族辦公室能否成功發展,除資金規模與專業人才,政府是否提供明確法規指引、租稅獎勵及彈性架構亦是關鍵。臺灣現階段只有想法、缺乏專屬法規,必須將資產管理中心計劃更爲具體化,配合近年全球金融市場變局,當市場關注度持續升高,正是臺灣發展家族辦公室的重要契機。

KPMG家族辦公室資深執業會計師郭士華曾撰文解析,家族企業若要永續經營,有兩個面向需要關注,一是如何讓家族企業從家族面向轉化成「企業家族」,二是如何在家族轉化的過程中能夠達成家族機構化的目標,「家族辦公室」可扮演很好的機構化角色平臺,協助家族企業有系統地處理這些永續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