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出診累…背40kg裝備走山路 靠滿腔熱血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吳芳育醫師說,居家牙醫出診一趟,要拉兩個行李箱、團隊有五人。記者遊明煌/攝影

到宅牙醫每回出診,就像出門打仗,甚至揹着三、四十公斤沉重設備,走一小時山路,靠的不只是體力,更需熱情才做得下去。

八年來,年逾六旬的牙醫師邱廷上帶着牙醫助理,還有民暉居家護理所的護理師郭美伶,每月安排兩次到宅看診,即便左腳骨折,仍開車出診。他治療的大多是癱瘓、中風或不良於行的患者,因沒有診療椅,要依現場環境,跪着幫患者治療,或腰彎到不能再彎,只爲看清楚患者牙齒。

恩主公醫院牙科部目前服務量能,平均一個月十二到十六人次。牙科部主任範綱信說,新北市範圍很大,有時單是車程就要一個半小時,到病患家中,病牀旁可能有很多雜物,還要先花五到十分鐘騰出治療空間。

範綱信每回出動,至少有兩位牙醫師,除了他,還有住院或實習醫師協助吸口水,另兩人衛教及讀卡。有次到新店山區出診,汽車無法到達,大夥走了近一小時山路,「汗流不停,喘了十分鐘纔有辦法開始看診」。

「洗牙這樣稀鬆平常的治療,居家牙醫卻是困難重重。」吳芳育說,經年累月的牙結石厚如城牆,一顆顆被超音波震下來快比牙齒還大,需不斷吸走水分,小心觀測病人咳嗽反射、血氧濃度。插着鼻胃管的患者洗牙難度尤其高,由於吞嚥功能差,雖沒咳嗽仍可能嗆到水,吳芳育說,「雖然是好意幫病人洗牙,仍可能造成傷害,必須非常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