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語音助手發佈11年來首次重大更新:具有生成式AI功能

電商巨頭亞馬遜語音助手Alexa自推出以來首迎重大更新,獲生成式AI(人工智能)加強。

當地時間2月26日,亞馬遜在紐約舉行的2025 AI Alexa活動中發佈了被稱爲“Alexa+”的新版智能體,這是Alexa自2014年發佈以來首獲重大更新,也是亞馬遜設備業務主管帕諾斯·帕奈(Panos Panay)自接任該職位後首次主持相關硬件活動。

Alexa+將在今年3月首先面向美國用戶推出初期試用版,每月訂閱費用爲19.99美元,亞馬遜Prime會員可免費使用。而亞馬遜Prime會員的月費僅爲14.99美元,年費爲139美元(平均每月11.58美元)。

據介紹,用戶仍需要通過“Alexa”這個喚醒詞來啓動語音助手,Alexa+可以執行購買音樂會門票、訂購雜貨、預訂晚餐以及定製食譜建議等日常任務,並具有視覺功能,可以拍照和分析圖像,或整理手寫文檔並從中調用信息。Alexa+也具有老版Alexa的功能,例如控制智能家居設備。

帕奈表示,Alexa+可以瞭解用戶的生活節奏並與用戶一同採取行動,幾乎適用於公司此前發行的所有Alexa設備。不過,初期適用版僅在最新的幾款設備上可用。在現場演示中,工作人員使用了帶觸摸屏的智能音箱Echo Show。

亞馬遜方面表示,作爲升級的一部分,Alexa+進行了“徹底的重新建構”,使用了來自多家供應商的“多種先進的訓練模型”,其中包括亞馬遜自研的Nova模型,以及由亞馬遜支持的AI初創公司Anthropicd的Claude模型等等。

此前,亞馬遜從未通過Alexa服務收費,而是將其融入旗下智能音箱、平板電腦和其他設備系列中。帕奈表示,亞馬遜已售出超過6億臺支持Alexa的設備,2024年的用戶參與度和2023年相比增長了20%。

自從OpenAI於2022年底發佈ChatGPT、引發全球AI熱潮以來,作爲語音助手領域的“老前輩”,Alexa的表現卻停留在一款“智能鬧鐘”,面臨着越來越大的升級壓力。2023年9月,亞馬遜曾稱Alexa將迎來增強,並演示了新版Alexa一項名爲“讓我們聊天”的功能,但這項功能並未向公衆開放。

2024年7月,據外媒報道,亞馬遜的設備業務爲公司造成了數百億美元的損失,其中包括Echos以及電子書Kindle、電視遙控器Fire TV Sticks和視頻門鈴等產品。從2017年起至2021年,亞馬遜設備業務虧損額超過250億美元。

美國投行Maxim Group的高級消費者互聯網分析師Tom Forte表示:“亞馬遜認識到他們需要做好(語音助手)這一點,如果他們真的能做好,那麼比起對OpenAI與Anthropic的比較,我們將更多地討論Alexa與ChatGPT的比較。”OpenAI提供免費版的ChatGPT,每月訂閱費20美元;Anthropic的聊天機器人Claude的付費版本每月收費20美元。

研究機構IDC的可穿戴設備和其他設備研究經理Jitesh Ubrani表示,收取Alexa訂閱費可以幫助亞馬遜抵消AI的高額開發成本,並使數字助理成爲一項利潤更高的業務。不過,Ubrani表示,亞馬遜需要謹慎對待Alexa的付費服務,以免疏遠已有的Prime用戶,這些用戶的年費爲139美元。

Ubrani還指出,該公司還必須儘快向用戶展示這款新的Alexa的功能,以證明訂閱費的合理性:“他們的受衆羣體已經非常龐大,即使只讓一小部分用戶轉爲訂閱,也能爲他們帶來相當多的收入。”

26日當天,亞馬遜(Nasdaq:AMZN)股價漲0.68%收於每股214.25美元,總市值2.25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