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股基金績效 紅不讓

亞股行情搶搶滾,臺、日、韓東亞三雄創新高、陸港股翻多,帶動亞股基金績效同步歡慶開出紅盤。法人表示,亞洲科技股位處全球科技供應鏈重要地位,加上AI產業蓬勃發展,讓外資機構法人持續看多以科技股爲主軸的臺、韓後市表現。

9月以來臺灣加權、日經225、韓國KOSPI等主要指數屢創新高,A股上證、港股恆生指數自下半年以來也翻多。根據理柏資訊統計至10日,投信投顧公會分類亞洲區域股票型基金共有32檔,隨各主要亞股市場翻揚,近一年各天期績效包括近三、六月類型平均報酬皆有逾一成,拉長至近二、三年更有20%至近30%的漲幅。

由於各市場科技股在近一季明顯轉強,聚焦趨勢科技題材標的,表現相對突出。包括復華亞太神龍科技、瀚亞亞洲科技資本家股票、凱基臺商天下、摩根東方科技、統一新亞洲科技能源、統一大龍印、統一亞太等基金報酬達20%至40%。

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經理人王萬里表示,加徵關稅利空逐步淡化,加以美元走弱及降息預期,吸引資金陸續迴流亞洲市場,由於AI等產業成長力道相對強勁,預估美、臺、日、韓等科技主題資產題材有望續強。

復華亞太成長基金經理林光佑表示,後市類股佈局將以成長性較高的AI供應鏈及終端軟體應用爲主軸,搭配因AI產業興起帶動下的電力以及相關工業類股投資機會,或透過企業財報與產業趨勢變化進行汰弱留強。

保德信全球藍籌ETF (009810)經理人黃相慈補充,在全球AI浪潮有增無減的強勁帶動下,科技類股獲利上修動能依然領先,而近期像是金融、健護、公用事業等產業獲利亦開始步入上修循環,表現最爲弱勢的能源等景氣循環股獲利下修動能也出現緩和,反映出除了科技產業以外,其他類股開始展現估值修復潛力。從估值角度檢視,全球股市目前評價面來到不便宜的價位,不論全球或新興市場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