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股承壓 臺股逆勢吸金

觀察近期新興亞洲資金動向,法人指出,上週外資買超韓股、臺股分別有9.3億美元、8.2億美元,在亞股中位居一、二名。圖/本報資料照片

外資對亞股買賣超金額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正式簽署行政命令,針對數十個貿易伙伴國實施新一輪關稅,稅率介於10%至41%之間,包括對臺灣商品課徵20%稅率,引發市場震盪。法人指出,觀察近期新興亞洲資金動向,外資對韓國、臺灣相對其他亞股有信心,上週買超韓股、臺股分別有9.3億美元、8.2億美元,在亞股中位居一、二名,臺股已連六週淨流入,反觀印度上週遭外資拋售18.4億美元,今年來淨流出110億美元,賣壓相對較重。

中信投信表示,臺灣雖然對等關稅略高於鄰近國家日、韓兩國稅率,預估指數短線呈現震盪,不過就臺股基本面,受惠AI需求持續暢旺,輝達最新一代AI伺服器GB300即將推出,市場預期會大幅帶動需求,有利於電子半導體續強,加上主計處8月中旬有望上調今年GDP預估,有助於提振臺股士氣。

安聯投信臺股團隊指出,隨着各國關稅陸續拍板,企業運作將有跡可循,急單效應可能放緩,這部分未來需再進一步關注,但對於股市不確定性因素可望下降;下一步觀察重點則是有待牽動臺灣半導體等多數電子業、工具機與精密扣件等關稅稅率的232調查結果出爐。

中信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越南關稅不確定性暫告段落,同時,在GDP表現強悍,根據統計,越南第二季GDP年增7.96%,推動上半年GDP年增7.5%,爲近15年來最快成長,官方今年更首次公佈最佳GDP成長情境,預計在公、私部門同步加速投資的前提下,全年GDP成長有望達8.3至8.5%,基本面持續樂觀。

羣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認爲,雖然美國對印度祭出25%關稅,但僅是暫時方案,且現階段印度無須承諾大量採購美國產品與完全開放市場,反令印度政府有更多財政支出靈活運用空間,有利經濟復甦,進而推升股市重返漲勢。

從股市表現來看,受美印貿易談判進展所影響,近期印度股市表現較爲震盪。但7月製造業PMI指數創下16個月新高,加上企業陸續繳出亮眼財報,有效提振市場信心,跌幅逐步收窄。展望後市,降息降準效果料將顯現,有利金融族羣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