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創中心翻轉嘉義 打造無人機一條龍聚落
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圖/劉朱鬆
亞創中心各年度無人機產值與未來年產值預估值
亞創中心進駐廠商或單位
無人機市場很夯!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亞創中心),目前共有45家的廠商、公家、學校、法人及系統商等單位進駐,場地已不敷使用。嘉義縣政府透露,已向行政院提議,爭取臨近、已停辦的大同技術學院太保校區,面積近10公頃,規劃爲亞創二館,全案已獲行政院支持。
回首來時路,嘉義縣長翁章樑表示,嘉義縣發展無人機產業,始於「讓嘉鄉轉骨」的目標,爲改善嘉義縣長期產業單一與服務量能不足,導致就業機會不足,或青壯年人口無法「回嘉工作」的困境,他上任後,即啓動產業根基優勢盤查,從世界供應鏈角度,引入中央與企業資源,爲嘉義的產業舞臺打光。
翁章樑認爲,無人機是國家戰略產業,政策由中央主導,地方則要想辦法找到落地的方式。
亞創中心用地,其實是來自於一塊原本閒置的校地—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體大)嘉義分校,且被中央列管的「蚊子館」。
因應地緣政治等國際情勢,縣府看準嘉義具開闊空域、多元地形,及交通便利的優勢,將上述土地轉化爲亞創中心,期間積極拜會21箇中央部會、法人及學術單位,爭取相關經費及產學合作機會,並與中科院、臺經院、虎科大,及8家國內無人載具旗艦廠商,簽署進駐合作意向書,終於2022年8月13日由前總統蔡英文,爲亞創中心舉行揭牌啓用儀式,無人機國家隊正式成軍,爲臺灣無人機產業畫下一個新的里程碑。
其次,打造無人機的產業聚落,除亞創中心作爲測試驗證的先導基地,縣府同時爭取規劃民雄航太園區西側土地,擔負產業專屬製造基地,結合東側園區中科院量能發展軍民通用技術,打造無人機及零組件生產用地,獲得行政院覈定投資68.59億元,刻由中科院開發,預計2028年完工;另盤點空域、場地,提供中央擇選大型無人機飛行測試場。
亞創中心一館發展,嘉義縣政府攜手經濟部、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虎尾科技大學,及國內外無人機相關單位,共同組成無人機國家隊。
鑑於國際情勢,及亞創中心量能再優化部分,嘉義縣經濟發展處長李雅萍透露,縣府最近向行政院提議,將臨近、已停辦的大同技術學院太保校區,希望能順利轉型爲「亞創中心二館」。
無人機產業政策,是中央主導統籌,地方配合,中央主導部分,由跨部會會議,主責無人機政策,目前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統籌,且從原本無人機專案會議,改爲無人載具專案會議,將涵蓋水上、水下載具部分,順勢拉高無人載具的格局。
至於亞創二館,包括時程與經費,嘉義縣政府與中央已開會討論,因無人機產業是戰略性產業,嘉義縣府認爲,亞創二館進度愈快愈好,最重要就是要形塑測試、驗證,及研發等一條龍的產業聚落,強化技術落地,相關生態系與聚落型態的形塑,且無人機是戰略性產業,就是要加速推動。
嘉義縣府希望亞創一、二館,由中央統籌做整體規劃,至於地方政府要協助事項,縣府會全力配合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