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協議》五週年:中東和平能否昨日重現?
(德國之聲中文網)2020年9月15日,阿聯酋、巴林和以色列的外長及領導人在白宮聚首,和當時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一起,簽署了《亞伯拉罕協議》,正式實現關係正常化。摩洛哥在2020年12月加入。蘇丹在2021年1月簽署,但該國的政治動盪延遲了協議的全面落實。
該系列協議是繼埃及(1979年)和約旦(1994年)之後,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的首次突破。它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地區共識,即只有在解決巴以衝突並落實“兩國方案”之後才能實現關係正常化。
以色列智庫“米斯加夫國家安全研究所”執行主任阿舍爾·弗雷德曼(Asher Fredman)對德國之聲表示:“以色列和簽署《亞伯拉罕協議》的國家從這些歷史性的和平協議中獲益良多。”他強調了情報、農業、醫療、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等領域的開創性合作,以及旅遊和貿易的增長。
“但隨後發生了10月7日的事件,人們開始質疑《亞伯拉罕協議》是否還能存續。”他指出。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引發加沙戰爭,造成大量傷亡。這對協議的持久性形成挑戰。此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及其右翼聯合政府加大了對“兩國方案”的拒絕力度。
與此同時,以色列在多個戰線上作戰。它在黎巴嫩與真主黨交火。真主黨被美國、德國和一些阿拉伯國家列爲恐怖組織。以色列還在敘利亞持續進行軍事行動,並與也門胡塞武裝交火。胡塞武裝爲了聲援哈馬斯,攻擊紅海的國際航運並襲擊以色列境內目標。
海灣和阿拉伯半島問題分析人士艾米麗·塔西納託(Emily Tasinato)對德國之聲表示,這些協議最初的目的不僅是加強與美國的聯繫,也在於遏制伊朗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五年後,局勢似乎發生了逆轉。”塔西納託指出,“伊朗愈發脆弱,軍事力量不振,其地區影響力也在萎縮。儘管伊朗與海灣阿拉伯國家的關係依然充滿不信任,但現在越來越像是以色列在充當‘麻煩製造者’。”
2025年9月9日,據報道以色列針對卡塔爾多哈發動無人機襲擊,目標是居住在此地的哈馬斯領導人。襲擊造成五名低級別的哈馬斯官員和一名當地安保官員死亡。
總部設在倫敦的英國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布爾庫·奧茲切利克(Burcu Ozcelik)對德國之聲表示:“隨着以色列在多哈發動襲擊……我們已進入未知領域。”
她說:“阿聯酋和巴林面臨壓力,不得不爲自己作爲協議簽署國的身份辯護。他們一定會埋怨以色列官員,把他們置於如此尷尬的位置。”
襲擊發生後,阿聯酋以安全爲由,禁止以色列防務企業參加迪拜航展。阿聯酋官員也批評以色列計劃吞併約旦河西岸大片地區,並警告這可能危及雙邊關係,以及美國擴展協議的努力。儘管如此,塔西納託認爲阿聯酋完全退出協議的可能性不大。
儘管面臨挑戰,以色列智庫“米斯加夫國家安全研究所”執行主任弗雷德曼仍強調,《亞伯拉罕協議》“已經展現出韌性”。自2023年10月衝突之前起,以色列與阿聯酋、摩洛哥、巴林、埃及和約旦的貿易都顯著增長。
“我們可以確定,《亞伯拉罕協議》將會存續,而且展現出韌性。”弗雷德曼指出。
“如果你比較2024年和2023年(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並引發加沙戰爭之前)的數據,以色列與阿聯酋的貿易增長了10%,與摩洛哥增長了40%,與巴林增長了843%,與埃及增長了31%,與約旦增長了7%。”他說。
弗雷德曼指出,2025年上半年,與摩洛哥、埃及和約旦的貿易繼續攀升,而與阿聯酋的貿易則回到2023年的水平。他還認爲,《亞伯拉罕協議》在加沙重建中具有關鍵優勢。“無論是特朗普的海邊度假村方案,還是埃及的重建計劃,大量物資都會經過以色列,這需要密切協調。”他說。
不過,自協議在五年前簽署以來,沒有新的阿拉伯國家加入。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與沙特、黎巴嫩和敘利亞達成協議,但始終未能實現。
“在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內,儘管白宮極爲自信,認爲在合適的激勵和壓力下協議會擴大,但現實遠未達到預期。”英國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的奧茲切利克說。
在她看來,以色列現任政府的政策不僅可能削弱,還可能侵蝕特朗普辛苦取得的外交成果。“面對以色列日益升級的軍事化,以及‘兩國方案’被窒息,擴大協議難以想象。”她對德國之聲表示,並說:“對於任何阿拉伯國家來說,加入《亞伯拉罕協議》的代價已經呈指數級上升。”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爲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