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千年文脈 問百廿學源 東南大學迎來2025級新生

8月29日,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迎來4200餘名本科新生報到。這是東南大學時隔35年全體本科新生首次回到位於四牌樓2號的老校區就讀。六朝松下迎新人,這座百年學府首次設立八大書院,開啓人才培養新模式。

2025級本科新生全部入駐由三江、南高、東南、中大、南工、南雍、日新、至善組成的八大書院。書院制旨在打破學科壁壘,通過跨專業交流激發創新思維,培養具有領軍氣質的複合型人才。

當天上午,八位教授在大禮堂二樓報告廳接過書院院長聘書,他們均是各自領域的權威學者,涵蓋工、理、醫、文各學科,擁有深厚的學術積澱與育人經驗。他們將作爲書院領航者,帶領多學科導師團隊構建“全人教育”體系,推動學生從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索轉變。

“八大書院是新生尋根百廿校史、涵養學術志趣、鑄就卓越品格的第一站。”曹進德教授在聘書交接儀式上表示,書院將以“止於至善”校訓爲指引,做學生求學路上的同行者與守護人。

今年的新生中,有平均年齡15歲的少年生羣體,有利用假期到工地打工的自強男孩,有來自貴州的兩對“雙工科”雙胞胎,有接力上東大的兄弟。來自安徽池州的“燒傷男孩”小方同學,因意外燒傷後只剩下單指。在開學前,他就收到了東南大學SEUrobot康復機器人組的邀請,來到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機器人傳感與控制技術研究所,體驗“機電交互控制靈巧手”。小方同學將就讀於東南大學工科試驗班(智能製造與智能系統)。學校爲其量身定製入學方案,協調無障礙宿舍環境,並由機械工程學院課題組研發個性化義肢。

開學季的東南大學校園處處是善意與溫情。1000餘名東大師生員工志願者,身穿黃馬甲冒着酷暑或堅守在各迎新點位,或奔波於地鐵站、宿舍區、報到點,他們搬行李、運物資、指路線……成爲迎新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在各宿舍區,新生可快速辦理入住、購置生活用品等,真正實現“下車有人接、入住有指引”。在南京市、玄武區及街道的協助下,四牌樓校區周邊騰挪出1800餘個車位供新生家長使用,此外,新生們還接到了來自屬地玄武區送上的文創大禮包。

此外,在迎新期間學校開放了校史館、吳健雄紀念館、梅庵等文化場館,配有建築科普團隊導覽的校園講解等服務。面對高溫,在多處擺放加冰電扇、帳篷,佈置多個飲水點,免費提供防暑飲品,開放食堂和部分教室作爲家長及新生休息區,還在地鐵站口設置迎新引導站,安排循環接駁車,配備急救醫藥箱等應急物資。(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蒼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