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不結束,排查不停止!湘潭市對180餘座水庫開展度汛安全“大體檢”
(記者 王希臺 通訊員 陳碩宇)汛期安全,水庫是關鍵防線!爲築牢這道“生命堤壩”,市水利部門於6月初擂響戰鼓,派出7支精銳檢查組,兵分多路,對全市180餘座水庫展開爲期兩週的度汛安全“大體檢”。這場覆蓋全域的深度排查,只爲揪出隱患、補齊短板,確保全市水庫安全度汛。
檢查組腳步不停,直插一線。在湘潭縣、湘鄉市的花石水庫、印子山水庫、上石壩水庫、赤石水庫、合東水庫、長江水庫等中型水庫現場,檢查人員化身“水庫醫生”,對每一座水庫進行全方位“把脈問診”。他們翻查工程實體狀況,緊盯設施設備運轉,覈查巡查值守記錄,逐一清點防汛編織袋、彩條布儲備,甚至動手測試應急挖掘機是否“一打就着”。檢查細緻入微,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檢查不光是“看硬件”,更要“聽心聲”。市水利局負責人與縣(市)區水利部門、水庫管理所負責人圍坐懇談,面對面瞭解基層技術隊伍的“短板”,認真傾聽一線在工程建設、運行管理和安全生產方面的“急難愁盼”,直擊基層工作的堵點難點。
“大壩有沒有‘冒汗’?溢洪道是否‘腸梗阻’?放水涵洞閘門啓閉靈不靈?”每到一處,檢查組都帶着“放大鏡”,對大壩、溢洪道、放水設施、機電設備、防汛物資、安全警示牌等進行地毯式排查。他們隨機撥通水庫防汛行政、技術、巡查值守“三個責任人”的電話,現場“考問”履職情況,重點檢查雨水情測報、調度方案、應急預案這“三個重點環節”是否真正落地生根。
這次“體檢”查出了真問題:部分水庫雜草灌木叢生,如同披上“迷彩服”,影響巡查視線;有的防汛物資庫“囊中羞澀”,搶險機械“缺胳膊少腿”;更令人揪心的是,個別溢洪道竟被違規設置的攔魚網“五花大綁”,行洪通道嚴重受阻;還有少數“老水庫”年久失修,壩體悄然“滲漏”,暗藏隱患。
發現問題,立行立改!檢查組堅持“現場開方、馬上就辦”,對責任單位逐一交辦問題清單。在問題分析會上,水利部門對隱患“分門別類建檔案”,開出精準“藥方”:對溢洪道攔網、雜草等“小毛病”,責令當場“手術”清除;對物資、機械短缺的“營養不良”,限期“進補”到位;而對壩體滲漏等“沉痾痼疾”,則納入全市水庫除險加固三年行動計劃,統籌資金,分期分批“動大手術”根治。
“汛期不結束,排查不停止!”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建立“長效監管+滾動排查+精準回頭看”機制,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在整個汛期持續開展拉網式、循環式水庫安全檢查。通過現場複覈、資料查驗等硬手段,確保所有隱患都“藥到病除”,堅決守護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這道“終極堤防”。與此同時,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雨湖區水利部門負責人也帶隊出征,對轄區內小型病險水庫展開全覆蓋、無死角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