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未派人駐守 難防問題雞蛋不外流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的蛋品本月初就開始實施移動管制,然而昨卻再度爆出有「問題蛋」流入市面。臺大動科系特聘教授陳明汝直言,移動管制僅是一道行政命令,未必真有人「堵住大門」,加上農政單位未明訂不可出貨期間,讓業者心存僥倖。

陳明汝說,文雅畜牧場飼養四萬九千隻蛋雞,即使實施移動管制,蛋雞每天仍會生蛋,不僅耗費飼料、增加成本,產下的蛋無處可去,也形成壓力。若農政單位未每天派員查封,或未派人駐守養雞場大門,很難監控雞蛋不會外流。

陳明汝表示,芬普尼不像抗生素等動物用藥,明訂用藥後一段時間內相關禽畜產品不可出貨,也無快篩試劑供酪農檢驗。加上不曉得文雅畜牧場確切噴藥時間,使業者心存僥倖,認爲距離噴藥已有段時間,即使出貨也不易被查到,因此冒險販售,最終仍遭衛生單位攔截。

她建議,即使解除移動管制,農政單位仍應依照芬普尼噴灑時間與劑量,要求雞農在一定期間內不得出貨,並協助確認雞隻體內芬普尼是否已代謝完畢,確定無用藥、環境無污染後,才能放行。於此期間產出的蛋品,因有污染疑慮,建議直接銷燬,以免流入市面。

此次流向臺中龍忠蛋行的蛋品,全爲散裝蛋,僅在籃上張貼溯源碼,並未逐顆噴印溯源碼。陳明汝指出,蛋行明知雞蛋來自違規使用芬普尼的文雅蛋場,仍持續進貨,可能與蛋場降價求售有關,應追究其連帶責任。

臺大農經系教授雷立芬則認爲,從第一次發現芬普尼,農業部就說要管制、蛋殼要加印日期等措施,但該案的出現,代表移動管制沒有徹底落實,系統還是有監管上的漏洞,才導致仍有污染蛋流出,真的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