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臺日務實民生合作可期

高市早苗今年4月曾來臺訪問。(總統府提供/崔慈悌臺北傳真)

日本挺臺派的高市早苗可望成爲首位日本女首相。不過輔大日文系特聘教授何思慎認爲,高市雖然挺臺色彩濃厚,但個人的好惡,對於日本整體的立場難有破壞性的結果,畢竟高市也有自己的國內壓力。京都大學博士郭永興也認爲,畢竟自民黨目前屬於少數執政黨,面對朝小野大的局面,高市可能需摒除個人觀點,以「中道」保守之路執政,才能取信於合作伙伴。

儘管高市視臺灣爲非常特別與堅定的友人,但何思慎指出,對臺灣來說,在一些臺日問題溝通上能夠更加順暢,但臺灣若想藉日本之力,強化國際認同及執行較爲敏感的軍事防衛合作,則較難實踐,畢竟高市也有自己的國內壓力。

他說,雖然臺日在國際外交上可能難有顯著的突破,但在「務實的合作上」卻更具潛力,作爲「安倍路線繼承者」,高市更應該完成安倍政權上未能完成解決的問題。何思慎以臺日在臺灣東部的漁業爭議爲例,呼籲新的高市政權能夠透過對臺灣的支持,務實的處理民生問題,像是倡議「臺日漁業協議2.0」等等,這比起處理臺灣在國際間的外交問題,還來的更務實也更容易做到。

高市過去曾呼籲友盟國家構建國防安全合作網絡,並曾對中國嚴厲批判,但何思慎認爲,中日關係對於日本而言,存在國家利益,高市很難以個人之見突破國家現況,反倒是可以多學學安倍的「務實平衡」作風,這纔是安倍派的精髓。

郭永興則表示,儘管高市早苗當選總裁併可能成爲新首相,但畢竟執政的自民黨在國會仍算是少數執政,且需與較爲保守的夥伴合作才能贏得勝選,因此,高市在未來的執政路上,可能需摒除個人觀點,以「中道」保守之路執政,才能取信於合作伙伴;畢竟面對朝小野大的局面,如果少數政策卻無在野黨支持,政策也難推行,甚至可能會倒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