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分析:習近平自信滿滿 川習會證明經濟脅迫對華府奏效

美國川普總統(左)於首爾時間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見面。(美聯社)

美國與中國領袖在首爾時間30日會晤,而此次會面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而言,形同證明北京利用經濟脅迫在與華盛頓博弈中取得優勢的方法奏效,尤其美國貿易代表週末提出的籠統協議僅讓雙方關係回到川普總統1月就任前的情況。美中議題專家形容,習近平自信滿滿且掌握全局。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計劃主任孫韻(Yun Sun)本月出席北京安全論壇時表示,「中國利用『升級以緩和局勢』(escalate to de-escalate)的模式奏效。」

孫韻說:「他們希望美國學會謙遜,希望美國明白誰才佔上風,這裡頭有許多傲慢。」

「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與習近平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期間會晤,將是川普第二任內,兩人首次面會。

美中峰會前數月,美中關係因貿易問題劍拔弩張;中國稍早宣佈對製造智慧手機、戰機等產品所需的關鍵原料實施全面出口管制,這讓雙方的貿易衝突達到高峰。

川習會前夕,美中談判代表26日宣佈一項初步協議。

美方表示,據此協議,北京將延後勢必會傷害美國經濟的限制稀土礦產出口,並避免川普威脅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100%額外關稅。

稀土出口管制將擴大北京的影響力,此舉超越國界,將讓中國得以審查所有進口稀土的外國企業,影響深遠且可能動搖全球經濟。

美中議題專家表示,習近平拿稀土當籌碼,凸顯他在國際舞臺上的自信,以及他有意與川普硬碰硬。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主任、中央情報局(CIA)前中國政治分析師秦江南(Jonathan Czin)表示,習近平的姿態不僅因爲一系列事件而轉硬,且鞏固了他作爲中國數十年來最具權勢領袖的地位,「他此刻自我感覺強大且掌控全局」。

習近平主持的中國共產黨第20屆第四次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四中全會)甫落幕,會中訂定中國未來五年的政策方向;他9月接待盟國領袖,並在閱兵儀式上展示軍事實力,另透過一次次整肅國防官員的行動,強化他對軍隊的控制力。

相較之下,川普抵達南韓時,華府因爲近一個月的政府停擺而難以施政。

秦江南指出,這種分裂的局面可能正在擴大習近平的影響力,並加劇中國指美國主導地位正在動搖的說法。

秦江南說:「這形成鮮明對比,且會助長中國的宣傳,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國際體系的穩定主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