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北京回應川普威脅 旨在安撫市場、川習會如期舉行
儘管中美關係近日再度趨於緊張,但學者普遍預期川習會仍將如期舉行。圖爲2019年6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左)在日本大阪G20團峰會期間會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反制北京再打「稀土牌」後,大陸官方12日批評美國有關表態是「雙重標準」,並強調中國「不願打,但也不怕打」關稅戰,但並未立刻宣佈反制措施。學者分析,中國稀土新規是對美討價還價的戰略工具,同時反制美國過去20多天對華持續加碼經貿限制,但意外引發巨大負面反響。北京最新聲明旨在安撫市場而非加大對美威懾,以期月底中美領導人會談如期登場。
《聯合早報》報導,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表示,大陸商務部的最新聲明,可能是北京意識到國際社會擔憂過於劇烈的結果,「主要目的是進一步解釋,儘量去緩和(局勢),爭取做到安撫而不是威脅。」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受訪時分析,中國把「稀土牌」作爲中美元首會晤前的威懾工具和籌碼,但新規嚴厲程度讓國際社會「嚇一大跳」,川普的反應也超出北京預期。
張家棟研判,中美經貿談判仍有很大回旋空間,「因爲中美相互都能卡對方脖子。現在中美可以相互威懾,也可以相互依賴,這是基本現實。雙方一定能達成妥協,總不能因爲去卡對方把自己卡死。」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陳波分析,中美今年5月以來已經歷四輪高層經貿會談,相信已達成框架協議,距離解決貿易糾紛僅一步之遙。川普5月先放棄對華加徵高達145%關稅,顯示此法不通,最新對華關稅威脅實則難以執行。
陳波說:「在這個時間點上,如果能夠達成協議,中國能夠買美國的大豆、波音飛機等鉅額美國商品,川普的政治壓力一下子就能減輕不少。反過來說,如果中美到這個地步,突然又打起跟4月份一樣的貿易戰,相當於前功盡棄。」他認爲,川普作爲精明的商人,還是願意與習近平會面協議。
儘管川習會很大可能仍將舉行,但李明江也說:「這次博弈,不可避免會加快中國跟一些國家在經貿領域的脫鉤或部分脫鉤。長遠看,這對中國稀土產業也是一個打擊,意味着以後的國際市場份額可能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