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性平委員 教師兼任叫苦連天

近年校園性平意識擡頭,導致校園性平案件量暴增,基層調查人員壓力也隨之攀升。多數學校性平委員多爲兼任教師,除了授課,還需負責案件訪談、開會、撰寫報告及審議程序。教師抱怨,處理案件相當耗時,訪談不僅要逐字稿,還要寫報告,「常必須無償加班」。

有國小校長說,校園性平受重視是好事,但性平案多,造成基層教師壓力,在校園生對生的性平案中,常見有中低年級生遊戲中打鬧,不小心互拉褲子,或是不小心肢體接觸,只要一方不開心向學校反映,就必須按照程序啓動性平。

校長坦言,生對生的性平案,三位委員不一定要外聘,多數以校內教師兼任,沒有額外付費,參與的教師除授課,還需負責訪談、開會、撰寫報告及審議程序,個案處理耗時,視案情簡繁,快則2個月,動輒4個月至半年也有,時間越長、教師壓力越大。

有教師分享參與性平案件經歷,最折磨的是案件訪談,需有一人錄音,打逐字稿,內容精度要高,連「嗯」等的語助詞都要註明,20分鐘的訪談錄音,製作逐字稿恐需2小時,若發音不清楚,耗時更久。

另名校長說,師對生性平案相對嚴謹,如果學生感到不舒服,校方得知後一定要成立調查小組,並規定至少要3位外聘委員,如家長反彈很大,必須先開教評會將教師停聘,導致教師成「驚弓之鳥」,很多課不敢教。

該校長舉例,體育課中的前滾翻或是跳箱,需教師從旁協助,避免學生髮生危險,但很多學校不上,理由是避免與與學生有過多肢體接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