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課老愛“接話”,正確歸因,讓其“乖乖閉嘴”
全文長 22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分鐘
在班級中,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在老師上課時喜歡接話。這些學生在老師剛講完一句話後,立刻接上幾句,不僅打亂了課堂秩序,還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
面對這種情況,作爲老師,該如何有效地應對,讓學生“乖乖閉嘴”呢?本文將從細緻觀察、因材施教以及創意引導三個方面,詳細探討如何有效管理課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
細緻觀察,科學分類
要解決學生上課接話的問題,首先需要我們細心觀察學生的行爲,瞭解他們接話的原因和類型。通過細緻觀察,我認爲愛接話的學生大致可以分爲以下幾類:
1.無心之過型:這類學生通常由於思維敏捷,在老師提出問題或講解知識點時,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他們並非有意搗亂,而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表達欲。
2.紀律鬆散型:這類學生通常缺乏課堂紀律意識,習慣在課堂上隨意發言,以吸引注意力或展示自己的存在感。他們往往對課堂規則視若無睹,導致課堂秩序混亂。
3.情緒不穩型:這類學生可能由於家庭、學習或人際關係等因素,情緒波動較大,在課堂上容易因情緒激動而接話。他們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
4.調皮搗亂型:這類學生通常具有較強的叛逆心理,喜歡通過接話、搗亂等方式挑戰教師的權威。他們可能出於報復心理或爲了吸引關注,故意在課堂上製造混亂。
通過對學生的細緻觀察和科學分類,我們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制定應對策略,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
因材施教,精準施策
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我們可以採取不同的策略進行引導和教育。以下是針對四種類型學生的具體應對方法:
1.無心之過型:
具體做法:對於這類學生,我們可以採用適時提醒的方式。當他們在課堂上接話時,教師可以用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一句話來提醒他們注意課堂紀律。同時,下課後可以單獨找他們談話,肯定他們思維敏捷的優點,但也要指出他們缺乏自我控制的問題。
目的:引導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表達欲,給其他同學思考和回答的機會,讓他們明白課堂有序的重要性。
2.紀律鬆散型:
具體做法:對於這類學生,我們需要嚴明課堂紀律。在開學之初,與學生共同制定班級規則,包括聽課規則、回答問題規則等。在課堂上,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表現,對遵守規則的學生給予表揚,對違反規則的學生進行及時糾正。此外,還可以在班會上進行紀律教育,強調傾聽的重要性。
目的:通過樹立榜樣、獎勵守紀律的學生等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到遵守課堂紀律的重要性。
3.情緒不穩型:
具體做法:對於這類學生,我們需要耐心引導。如班級之前小齊情緒波動較大,我給她買了“情緒信號燈”,並跟她約定,用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情緒狀態(如綠色代表平靜,紅色代表激動)。此外,我們還可以與家長進行溝通,共同關注學生的情緒問題。
目的:通過家校合作,幫助學生學會控制情緒,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4.調皮搗亂型:
具體做法:對於這類學生,我們需要寬嚴並濟。當他們在課堂上接話時,我們應立即且溫和地打斷,用眼神或簡短語句示意其保持安靜,同時記錄下該行爲,課後私下與學生進行交談。在交談中,應以傾聽爲主,深入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詢問其是否有特別想表達的觀點或感受,以及是否對課程內容有困惑或不滿。
通過交談找到學生搗亂的具體原因後,應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例如,若學生因無聊而搗亂,可提供更多有趣的課堂內容或活動;若因尋求關注,可給予更多正面反饋和關注;若因學習困難,可提供額外的輔導和支持。
我們還可以通過與學生達成君子協定、挖掘他們的自我價值等方式,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課堂管理,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目的: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管理,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同時樹立教師的威信。
創意引導,積極轉化
除了以上兩步策略外,我們還可以採用一些創意的方法來應對學生上課接話的問題。
1.邀請上臺。這樣既能滿足他們的表達欲,又能讓他們意識到課堂紀律的重要性。同時,其他同學也能從他們的分享中獲得啓發。
2.讀課文。我們可以讓他們讀課文或朗讀課文中的某個段落。這種方法既能讓學生安靜下來,又能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
3.幽默化解。例如,當學生在課堂上接話時,我們可以幽默地說:“嘿,未來的喜劇之星,咱們先把笑點存起來,下課再‘開箱’笑個夠,現在咱們先專注知識,如何?” 又如“哦,你這‘思維小火車’跑得太快了,咱們課堂可是‘慢車專列’,先緩緩,等到站了(下課),你再加速衝刺,如何?”
通過這種方式,既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又能避免尷尬和緊張的氣氛。
4. 設立“課堂小主播”。每週選出一名“課堂小主播”,負責在課堂上總結前一節課的要點,或分享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有趣知識。這個角色可以賦予那些喜歡接話的學生一個正式的發言機會,讓他們在滿足表達欲的同時,學會整理和提煉信息,增強責任感。
5.“沉默是金”挑戰。班級設立“沉默是金”挑戰日,鼓勵學生在這一天裡儘量保持沉默,只通過舉手和書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於那些成功完成挑戰的學生,給予小獎勵或表揚,以此激勵他們學會傾聽和尊重他人。
6.“思考卡”制度。爲愛接話的學生準備一張“思考卡”,當他們在課堂上想接話時,可以寫下自己的想法並舉手示意老師。老師會在適當的時候邀請學生分享卡片上的內容。
7.創意問答箱。在教室裡設置一個“創意問答箱”,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問題或想法寫在紙上,然後投入箱子中。老師可以在課後或下節課前抽取一些紙條進行回答或討論,或者在課堂上留出一段時間,讓學生輪流從箱子裡抽取紙條並回答。
總之,面對學生上課接話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上述策略和方法,不斷調整和優化課堂管理,爲學生創造一個和諧、有序的學習環境。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來源丨“郭小鳳的收納箱”微信公衆號
編輯丨智庫君
版權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版權爲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爲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