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網校發佈AI編程新品

6月6日消息,日前,學而思網校發佈AI編程新品,爲中小學AI教育提供創新解決方案。據悉,教育部繼2024年11月發佈《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通知》後,於今年5月進一步出臺《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指南》《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使用指南》,意在塑造適應智能時代、駕馭人工智能的創新人才。

學而思CTO田密表示,在AI重塑編程的浪潮中,我們自研的“阿拉丁”AI編程平臺,讓非程序員也可以用自然語言編程,實現產品原型設計、小工具開發、教學小遊戲生成、數據分析可視化等多種功能。"他提到,隨着人工智能時代的開啓,傳統代碼編程教育也將迎來變革浪潮。

學而思編程科創部負責人謝文怡介紹,學而思通過“新工具、新教法、新內容、新形態”四重新升級,讓編程學習從“代碼苦旅”轉變爲“問題解決的快樂探索”。

新工具方面,學而思自研綠色AIGC平臺以及和火山引擎合作使用的coze應用開發平臺,讓孩子通過拖拽操作和自然語言指令即可開發APP。數據顯示,原本需要2個月完成的編程作品,藉助新工具僅需1個月,效率大大提升。

新教法方面,採用基於斯坦福設計學院方法論的SPIRAL螺旋教學法,以“發現問題—原型構建—動手實踐—迭代優化—創意拓展—產品發佈”六環節爲主線,課堂80%時間用於問題拆解與解決,培養學生的4C能力(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創造思維Creative Thinking、批判思維Critical Thinking、協作能力Collaboration)。

新內容方面,課程對標中小學AI課綱與信奧競賽體系,覆蓋編程思想、AI算法、智能機器人開發,實現“一門學科涵蓋過往三大方向”的高效學習。

新形態方面,融合感知AI、生成AI、代理AI、具身AI四種形態,讓學生能夠開發智能家居系統、送餐機器人等貼近生活的實際應用。

據悉,學而思聘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終身名譽教授、斯坦福人工智能研究所(HAI)聯合負責人James Landay擔任課程學術顧問,爲課程的後續研發保駕護航。在共同研發過程中,James Landay教授表示:“學而思的實踐展現了'技術賦能教育'的中國樣本,這種基於項目的學習模式與斯坦福倡導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