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訂單式 舞臺“民星”化
8月15日,在靖安縣雙溪鎮大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歡聲笑語在人羣中迴盪,一場別開生面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在開展。近年來,雙溪鎮組織開展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主題實踐活動,破除比排場、講闊氣的陋習,樹立淳樸清朗、崇德向善的新風尚,讓文明鄉風吹到每個村居、吹進羣衆心裡。
基層一線設講堂
“倡導文明婚俗,倡導婚事新辦,抵制高價彩禮……”曹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移風易俗宣講員兼紅白理事會理事長葉存浩的講解聲在村口的樟樹下響起,將移風易俗的理念送到村民心間。
羣衆在哪裡,宣講就跟進到哪裡。從田間地頭到企業工廠,再到學校和工地,雙溪鎮移風易俗宣講隊精心設計選題,採取“訂單式”宣講,根據不同的受衆羣體安排內容,從小切口突破,關注百姓民生訴求,緊盯羣衆的煩心事、日常事、鄰里事,使政策宣講接地氣、聚人氣,讓理論傳播在一線、答疑釋惑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今年以來,雙溪鎮移風易俗宣講隊已開展100餘場基層宣講活動。
婚俗改革樹新風
“在馬尾山村,越來越多的新人選擇舉辦地方傳統特色婚禮。今年6月,村幹部塗瑞庭就帶頭用‘零彩禮’爲真愛減負。”馬尾山村黨支部書記程業虎笑着說。
在塗瑞庭看來,高價彩禮並不是幸福生活的保證金,她對父母說:“彩禮不僅會給男方家庭帶來負擔,還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讓塗瑞庭欣慰的是,父母欣然接受了“零彩禮”。“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帶起頭來,爲引領文明新風出力。”
爲紮實推進婚俗改革,雙溪鎮5個行政村均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各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反對高額彩禮、反對鋪張浪費”等移風易俗具體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同時,在全鎮成立6支移風易俗志願服務隊,通過發放宣傳單及宣傳手冊、事例講解等形式向廣大羣衆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
“村星舞臺”潤心田
沒有華麗的服裝道具,沒有炫目多彩的燈光特效,主角就是村民自己,家門口的鄉村大舞臺就是村民的“秀場”。眼下,大橋村黨支部又爲即將到來的“村星大舞臺”晚會開始忙碌起來。
快板聲聲,旋律悠揚,“村星大舞臺”上,幾名50多歲的婦女正在排練快板舞《移風易俗新風尚》。舞臺下,村民們看得津津有味,到了飯點也不捨得離開。
演的是鄉親,說的是鄉音,唱的是鄉情,舞的是鄉愁。大橋村積極搭建突出地方特色、原汁原味、自導自演的“村星大舞臺”,廣泛挖掘動員有想法、有才藝的村民,登臺演繹自己和村莊的故事。
“村星大舞臺”的文藝志願者不斷豐富宣講內容,將好人好事、移風易俗等內容編成快板、順口溜、“三句半”等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文藝+宣講”的形式,用小節目演繹大道理,以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達到以文化人的效果,讓廣袤的農村成爲一片家風良好、民風淳樸、鄉風文明的希望田野。(本報全媒體記者 陳 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