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案45年沒破!文化部公告「原林義雄宅邸」為首個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
「原林義雄宅邸」發生兇案後,林宅無法出租、出售,林家經濟陷入困境。一九八二年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教友發起募款,向林義雄夫人方素敏買下林宅改爲「義光教會」,每年二月廿八日均於教會舉行林家嬤孫追思紀念禮拜,也同時紀念在戒嚴時期遭難之政治受難者。本報資料照片
1980年2月28日中午,時任臺灣省議員的林義雄因美麗島事件受審時,位於臺北市信義路的林宅遭歹徒侵入,林義雄的母親與兩位女兒皆被刺身亡,九歲的長女林奐均深受重傷,震驚臺灣社會,迄今仍是懸案。文化部公告,「原林義雄宅邸/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義光教會」爲「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這也是國家人權博物館四月公告「推動民間設置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辦法後,首個通過審定公告的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
國家人權館自2014年開始,進行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史蹟點調查研究計劃,將「不義遺址」分爲三類:審定不義遺址、潛在不義遺址與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前兩種已完成多個遺址的審查與公告,「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則從今年四月開始接受申請。
人權館展示教育組組長黃龍興指出,經審議小組審議爲具轉型正義意涵的場址,人權館會協助設置紀念牌,每年至少舉辦一場歷史場址解說、講座或與場址及周遭場域相關的導覽活動。人權館希望不只是「掛牌」,還能結合周邊社區舉辦講座、小旅行,甚至跟其他場館串連舉辦活動。
「原林義雄宅邸」審定理由指出,兇案發生後,林宅無法出租、出售,林家經濟陷入困境。一九八二年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教友發起募款,向林義雄夫人方素敏買下林宅改爲「義光教會」,代表「上帝公義之光」。每年2月28日均於教會舉行林家嬤孫追思紀念禮拜,也同時紀念在戒嚴時期遭難之政治受難者。歷任牧師及會友積極參與臺灣民主化運動,對臺灣民主的推動貢獻心力。
人權館指出,此一場址現爲義光教會,一樓空間爲禮拜堂,堂中十字架下陳列了當年林宅的舊磚塊。地下室爲主日學教室、會議室及資料存放區。原林家宅邸格局經重新裝修,大門從左側改至右側,地下室的格局改動不大。現仍可見地下室樓梯旁牆面留有血漬。
黃龍興表示,目前來詢問「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申請事宜的還包括高雄柯旗化故居、臺南湯德章故居。其中柯旗化故居已登錄爲歷史建築,但仍不影響申請「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的資格,文資身分跟「不義遺址」身分並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