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倬雲生前曾說「死了要葬在家鄉,就在父母墳墓旁邊…」

捐唐獎5千萬獎金 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左)去年親赴美國匹茲堡,將唐獎頒給許倬雲(右),後續許倬雲將獎金五千萬元全數捐出。圖/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

史學家許倬雲辭世,中研院表示,許倬云爲推動臺灣史研究的先驅,也常就社會議題提建言,展現知識分子追求自由的意旨。唐獎感念其對漢學與推廣中華文化貢獻,大陸媒體也大量報導,相關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第一,衆多大陸網友都留言悼念。

中研院表示,許倬雲雖長居海外,但極爲關心臺灣,自一九六○年代引入社會科學治史新方法,提倡社會經濟史研究,爲規畫、推動臺灣史研究的先驅之一;爲使民主在臺灣生根發芽,自威權體制時期,就以自由主義人文學者立場持續發表言論;一九八○年代後,在臺灣政治社會轉型過程中,也常就社會重大議題提供建言,充分展現知識分子追求自由的意旨。

唐獎教育基金會表示,許倬雲院士是首位擁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唐獎得主,後續還將獎金臺幣五千萬元全數交由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成立「許─孫獎學金」,以鼓勵漢學研究。唐獎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尹崇堯及執行長陳振川得知許倬雲辭世,深切感念其畢生對於漢學領域與推廣中華文化的貢獻。

昨天包含中新社等多家大陸官媒,都以「但悲不見九州同」這句許倬雲生前曾經引述的南宋詩人陸游詩句,來報導他的逝世。大陸社羣網路上,也有大量網友悼念許倬雲,一位網友留言評價,「他對臺灣的民主政治轉型頗有貢獻」,更多網友則一致留言「先生千古」。

許倬雲多部著作都有在大陸出版,其中光是廿餘年前出版的「萬古江河」一書,簡體版就印了廿萬冊,昨日在大陸網購平臺上,許倬雲的書籍也被列爲熱賣商品。

許多陸媒報導提到,許倬雲生前表示要埋葬在大陸家鄉。他在二○二三年與知名主持人、出版人許知遠的對談中,曾說「我死了要埋葬在家鄉,我買了墳地,碑都刻好了,就在父母的墳墓旁邊。父母走的時候就吩咐,我對他們有承諾,跟他們說將來我們會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