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永:林下產“糧” 綠海生“金”

一聲春雷響,萬根竹筍生。一場春雨過後,敘永縣廣袤的竹林中,一根根楠竹筍、羅漢筍、苦竹筍迎着春風破土而出,村民們搶抓春筍採摘時節,穿梭在綠海之中,採擷着“綠色山珍”,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到“森林糧庫”,要求發展森林食品,豐富“森林糧庫”。敘永,作爲森林資源大縣與四川省最大的竹林基地縣,立足本地優勢,大力發展林下食物,探索從森林中獲取糧食的新路徑。今年3月,敘永縣入選四川省第一批“天府森林糧庫”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縣,成爲全省唯一入選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縣名單的區(縣)。

以竹爲“鑰” 小竹筍撬動大產業

進入4月,正是羅漢筍採挖的季節,天還未亮,村民們便結伴走向大山深處。他們揹着袋子,帶着乾糧,在茂密竹林裡仔細搜尋、麻利採挖,幾個小時後,便收穫滿滿,將漫山遍野的“珍寶”兌換成實實在在的收入,歡聲笑語瞬間打破山林的寧靜。

“我每天能採80多斤筍,一斤賣5塊多,一天能掙400多元,比在外面幹活兒強,一個月掙10000元不成問題。”採筍人羅治海“炫耀”着自己的成果,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羅漢筍,不僅是餐桌上的應季美味,更是採筍人的“致富密碼”。據敘永縣分水鎮龍洞村黨支部書記雷自武介紹,每年依靠挖筍,農戶可以增加幾千元至上萬元的收入。

由於羅漢筍品質上乘,吸引了各地收購商紛至沓來。傍晚時分,敘永縣分水鎮龍洞村、分水村,敘永縣白臘苗族鄉荍田村的各竹筍收購現場一派忙碌景象,打包、稱重、付錢、裝車……山林間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據敘永縣分水鎮黨委書記商茂介紹,該鎮羅漢竹面積1萬餘畝,年產羅漢筍1000餘噸,產值達1600餘萬元。採筍季節,每天有300餘人上山採摘,人均增收 5000餘元,不僅有效解決了當地村民就地就業問題,更拓寬了羣衆增收致富的渠道。

作爲四川省最大的竹林基地縣,敘永縣現有竹林統計面積165萬畝,筍用竹林面積達25萬畝,一年四季均有竹筍,年產鮮竹筍11.4萬噸。

憑藉豐富的竹筍資源,敘永成功引入多家竹筍加工企業。瀘州野植珍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公司總經理牟小利介紹說,他們生產的竹筍產品不僅在當地深受歡迎,還遠銷到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部分產品更是走出國門,出口至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年綜合產值達1億餘元。

靠竹吃“竹”,以竹爲“鑰”,目前,敘永縣已培育竹筍加工企業15家,形成了羅漢筍、苦竹筍、大竹筍、綿竹筍、方竹筍等特色竹筍品牌,竹筍產業已然成爲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綠色產業。

做“竹”文章 “竹林+”釋放綠色動能

165萬畝竹林,除了收竹筍,如何進一步深挖“林糧”潛力?水尾鎮水星村村民鄔高蘭給出答案:發展“竹林 + 食用菌”。多年前返鄉創業的她,一心紮根竹林,鑽研林下菌菇種植。

經過長期大膽嘗試與摸索,鄔高蘭從種植“小白”成長爲鄉村林下菌“專家”。如今,這裡的林下菌產業已形成培育、種植、採收、包裝、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現在,竹下是菌,菌上是竹。用鄔高蘭的話說:“竹下種菌,菌養土壤,土壤肥沃了,竹子和菌子都長得更好。”

目前,鄔高蘭已成功培育赤松茸、大球蓋菇、毛木耳、羊肚菌、黑皮雞樅等20多個食用菌品種。其合作社林下菌種植規模達3000餘畝,全年總產值857萬元,帶動當地500多個家庭、900餘名村民投身林下經濟,共建“天府森林糧庫”,共享生態紅利。敘永縣林下食用菌產業示範建設項目也成功入選全省首批“天府森林糧庫”示範項目。

放眼水尾鎮,森林覆蓋率高達86.7%,竹林面積28萬畝。爲將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水尾鎮正全力構建“一線五點”森林糧庫發展體系,依託“天府森林糧庫”項目建設,該鎮正在升級園區道路,升級完成後,將串聯起鄔高林下菌“天府森林糧庫”現代產業園區、“天府森林糧庫”核心區、農旅融合立體糧庫產業基地、竹產品現代農業產業園、食用菌和中藥材產業示範基地,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運輸、觀光旅遊爲一體的“森林糧庫”發展示範帶,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水尾鎮黨委副書記易聰勇介紹:“我們計劃建設萬畝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藥材產業園以及林竹產業孵化中心,採用‘政府 + 企業 + 村資公司 + 農戶’的發展模式,推廣‘竹 + 筍’‘竹 + 菌’‘竹 + 藥’等多元發展模式,全力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宜居的‘森林糧庫發展示範鎮’。”

行走在蔥鬱的竹林間,“竹林 +”釋放的綠色生產力清晰可感。不止水尾鎮,目前敘永縣已在全縣12個鄉鎮培育林下菌種植基地1萬餘畝,年產值達2.6億元。

藏糧於林 “森林糧庫”鋪就振興路

在鄔高林下種植專業合作社約10公里外的向林鎮躍龍村浙川東西部協作立體糧庫示範園區,油茶樹鬱鬱蔥蔥。爲填補油茶掛果前的收益空白,躍龍村在油茶樹下套種茶葉,既提升土地利用率,又通過套種改良土壤,促進油茶生長。嫩綠的茶樹與油茶樹相間排列,漫山遍野生機勃勃。

近年來,向林鎮躍龍村採取“村集體+公司+農戶”模式,圍繞油茶+茶葉積極探索“油茶+套種”複合種植。目前,該村已發展“油茶+套種”面積1700畝。

敘永縣是全國油茶生產重點縣,2014年便將油茶產業納入了產業扶貧規劃,截至目前,敘永全縣累計種植油茶13.2萬畝,覆蓋18個鄉鎮118個村,實現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

與油茶產業配套,敘永建成了年產精製茶油3000噸和濃香菜籽油10000噸的現代化生產線2條,油茶剝殼烘乾生產線3條,油茶冷藏設備1套,構建了油茶苗木培植體系、產品加工體系、品牌塑造體系等“三大體系”,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敘永縣林業和竹業局局長費正林告訴記者,目前,該縣有縣級以上林糧基地7個,“天府森林糧庫”現代產業基地5個;縣域內以經濟林食物、林下食物爲主導的國家級專業合作社1家,省級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

藏糧於林,向森林要糧,2024年,敘永縣林糧產量達8萬噸,產值12億元。

“森林集水庫、糧庫、錢庫、碳庫於一身,敘永森林資源豐富,向森林要食物,潛力巨大、大有可爲……”費正林表示,將搶抓國家相關政策機遇,大力挖掘“林糧”潛能,助推“天府森林糧庫”建設,爲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林糧”力量。

如今,敘永廣袤的森林裡,特色森林經濟蓬勃興起,綠色產業鏈條縱橫交織,書寫着綠海生“金”的發展故事,鄉村穩步邁向振興之路。

來源:敘永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