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瑋寧當天使贊助10萬 感謝「拍臺北」參賽者分享私密創作
影委會饒紫娟總監(左二)、拍臺北評審唐福睿(左起)、侯季然、黃熙合照。(臺北市電影委員會提供)
第十七屆「拍臺北」電影劇本徵選,14日公佈入圍名單,總計有16部作品將共同角逐110萬元總獎金,本屆「拍臺北」報名劇本數量225件創下歷年新高,天使贊助人許瑋寧接受專訪時開心感謝參賽者願意分享私密創作,並透露自己若有機會寫下臺北的故事,可能會是與傳統習俗相關的劇本。
金鐘視後許瑋寧特別捐助本屆「拍臺北」佳作獎金新臺幣10萬元,對於本屆報名參賽件數創新高感到很開心,「劇本是蠻私密的創作模式,跟演員一樣,所以我很感謝他們把這麼私密的創作呈現給大家。」此外她也看見編劇的不容易,「我覺得編劇是很辛苦的,因爲他們要化身成爲故事裡的每一個角色,同時在寫這些情緒的時候,又必須要很理智地跳脫出來,看看這些臺詞會不會很自溺。」
影委會饒紫娟總監(左起)、拍臺北評審安哲毅、塗翔文、陳潔瑤合照。(臺北市電影委員會提供)
身爲實力派演員的許瑋寧閱本無數,被問及好的劇本需要具備哪些元素,她認爲,創作者要有敏感的心及銳利的眼光,去挖掘好的故事,那是好劇本的起源;並補充:「真正要寫出的不是那些臺詞,而是那些人沒有說出來的潛臺詞,人背後這樣做的意義,我覺得這樣劇本纔會更厚實,更有吸引力。」
關於未來是否會想以創作者的身分來參賽,她表示若有機會寫下臺北的故事,可能會是與傳統習俗相關的劇本,因爲這些文化非常貼近人們的生活,蘊含着許多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非常值得描繪。
許瑋寧贊助10萬元,作爲本屆拍臺北獎金。(許瑋寧提供)
經歷兩個月的劇本審查期,評審們自225件報名作品中評選出的16部入圍作品包括姜素秋《哀居粉》、鍾尚庭《不舉俠》、林正川《辛苦的阿惠》、周禮羣《中年少女的祈禱》、信手拈火《好好先生的秘密》、陳俊融《辣手仁醫》、睡眠餅乾《鐵與棉花》、吳孟寰《天井下的那道光》、劉天涯跟何應權《春日》、楊方瑜《熟蛋黃》、蔣希汶與施承佑《失眠計程車》、張基元《蛇毒》、王國光《盜功》、蔡與哲《告別的年代》、鄒維剛《瘋媽的十三個孩子》、包容任《那一天,我綁架了天使》。
入圍者將一同角逐「金劇本獎」(獎金50萬元)、「銀劇本獎」(獎金20萬元)、「銅劇本獎」(獎金10萬元)、五名「佳作」(獎金各2萬元)、本屆首度新增的「臺北意象獎」(獎金10萬元),以及臺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設獎「MyVideo內容力量獎」(獎金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