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發生德魯茲與貝都因的宗派武裝衝突 至少30人死亡
在崗哨的德魯茲民兵,一旁是他們獨特的五色旗,由紅、綠、黃、藍、白五種顏色組成,綠色代表「智慧」、紅色代表「靈魂」、黃色 代表「言語」、藍色代表「引領者」、白色代表「後繼者」。
敘利亞內政部稱,遜尼派貝都因部落(Bedouin tribal)民兵,與什葉派德魯茲民兵(Druze militias)在敘利亞南部發生激烈的武裝衝突,已造成至少30人死亡。這是敘利亞新政權在去年12月建立後,最新的一起宗派暴力事件,考驗着新政府對於國內不同族裔與信仰的調解能力。
BBC報導,據瞭解,事件起因是一名德魯茲商人,在前往大馬士革的公路上被綁架;隨後,蘇韋達(Suweida位於大馬士革東南方90公里 )的德魯茲聚居地,又爆發了暴力事件。
內政部稱,局勢相當危險升級,並表示正在部署安全部隊,試圖恢復平靜。
敘利亞有着許多少不同宗派的數民族羣體,包括德魯茲人,他們信仰的是什葉派伊斯蘭教的一個分支,具有自己獨特的身份和信仰,最大的特殊之處在於他們不傳教也不納教,也就更不追求聖戰,這明顯與伊斯蘭教有差異,使得多數德魯茲人也不認爲自己算穆斯林。
如此的特別,這使得他們在中東黎凡特地區,與其他的伊斯蘭信仰者顯得格格不入。
至於貝都因人,他們仍保留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不喜歡居住城市,習慣在帳篷生活。他們通常是遜尼派穆斯林。
週日,蘇韋達市的兩個城鎮爆發嚴重衝突,包括砲擊、槍戰、縱火焚燒多所房屋後,共有 37 人遇難,其中 27 名德魯茲人(包括兩名兒童),與10 名貝都因人。
由於沒有官方單位介入,衝突混亂加劇,安全局勢崩潰,儘管當地社區一再呼籲保持冷靜,但仍無力控制。
蘇韋達省省長巴庫爾(Mustapha al-Bakur)呼籲各方都「保持克制,響應國家改革」,幾位敘利亞德魯茲精神領袖也呼籲保持冷靜。
週日晚間,當地活動人士經營的新聞媒體《蘇韋達 24小時》稱,貝都因人和德魯茲人領導人之間已經出面調解,雙方在衝突中綁架的人質已經獲釋,情況有所好轉。
這不是第一起嚴重流血事件。5 月初,德魯茲派的民兵與遜尼派伊斯蘭戰士在首都大馬士革、蘇韋達省的兩個郊區發生衝突,造成 130 多人死亡。
戰鬥結束後,政府與德魯茲民兵達成協議,從他們隊伍中招募蘇韋達省的當地安全部隊,也就是同意德魯茲人可以一定程度的武裝保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