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民,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的創新先鋒
(原標題:徐利民,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的創新先鋒)
隨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芯片作爲整車智能化與電動化的核心支撐技術,正日益成爲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重要關鍵。徐利民,深圳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自投身新能源汽車領域以來,長期專注於芯片研發與系統優化,深度參與從架構設計、系統集成到量產驗證的全過程,在推動新能源汽車芯片技術進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十餘年深耕,徐利民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也形成了系統化的芯片研發理念。他在多個關鍵技術方向取得突破成果,爲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智能化提供了堅實保障。
執着追求 專注研究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每個人的路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執着與堅持,這是徐利民身上顯著的特徵。自從進入行業以來,在新能源汽車芯片產品架構、設計驗證、製程優化和系統集成等方面,他始終直面挑戰,不斷深入研究。回憶初入行業時所面對的技術短板和國外芯片壟斷的現狀,徐利民深知新能源汽車芯片技術的突破,必須依靠自主創新與持續學習。他始終認爲:“作爲新時代的技術人員,不僅要知道怎麼做,還要理解爲什麼這麼做。”他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也不斷拓展電源管理、系統控制等周邊領域的知識儲備。
作爲深圳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總監,徐利民全面負責新能源汽車芯片研發、架構設計及產業鏈協同。在完成企業既定技術目標的同時,他更注重前瞻性思維和系統性佈局。按照徐利民的說法,作爲一名新能源汽車芯片專家,不僅要解決現有電控系統中的瓶頸問題,還要預判可能影響整車性能的新風險點,提前構建多維度的解決方案,以確保整車芯片系統的穩定與安全。
衆所周知,控制芯片是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的“中樞大腦”。徐利民發現,在整車高壓運行環境下,現有芯片存在抗干擾性差、溫度漂移大、功耗控制不精準等問題。爲此,他開展大規模模擬測試、工況分析和模型計算,結合自適應控制理論和高頻功率器件優化策略,對控制芯片的核心模塊進行重新設計,顯著提升了系統穩定性與能效比,爲新能源汽車提供了更加可靠的電子控制解決方案。
技術驅動,推動自主創新
徐利民深知,技術創新不僅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更是突破行業瓶頸的關鍵所在。他始終堅持通過自主創新驅動技術進步,致力於打破傳統技術路徑依賴,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全面升級。
隨着新能源汽車朝着更加智能化和電動化的方向發展,徐利民敏銳地意識到,芯片技術的創新和國產化將成爲行業變革的關鍵因素。因此,他帶領團隊深入研究物聯網技術、智能算法、車規級半導體封裝等前沿技術,推動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的誕生。他主導研發的“融合物聯網技術的車輛遠程監控功能指導系統V1.0”突破了傳統車輛監控的技術侷限,通過將物聯網技術與新能源汽車深度融合,實現了對車輛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故障診斷和優化管理。該系統不僅提升了車輛的智能化水平,還大大增強了整車企業對運營狀態的可視化與預警能力。
此外,徐利民還推出了“自主駕駛車輛監控管理軟件V1.0”和“新能源汽車故障報警軟件V1.0”,前者通過實時數據採集與分析,爲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全方位的監控支持,有效提高了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後者則通過智能診斷技術,能夠及時識別車輛系統中的潛在故障並進行報警,爲用戶和運營商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這些技術成果在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併成功應用於多個整車企業的量產車型中,推動了新能源汽車智能化與安全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致力培養,推動技術傳承
芯片領域的持續突破,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成長與積累。徐利民在企業內部推動建立“技術研修+項目鍛鍊”雙軌制人才成長機制,並積極組織參與行業論壇、學術研討、高校合作項目等,助力青年工程師深入瞭解芯片底層架構與系統需求。同時,他也參與了多個行業標準的制定和評審工作,致力於將前沿研發經驗轉化爲行業公共規範,爲新能源汽車芯片研發環境營造更加有序的創新氛圍。
面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下一個發展階段,徐利民將繼續聚焦高性能控制芯片、智能算法融合、系統安全設計等關鍵方向,推進技術平臺化、架構模塊化與應用多樣化的融合發展。“提升芯片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與智能決策能力,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徐利民表示,他將繼續發揮在系統級芯片設計與項目管理方面的優勢,深化芯片與整車系統的協同研發,爲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注入更多動力。(記者/譚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