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豪專欄-美股登高後 三關鍵指標看後市

展望後市,此一多頭趨勢是否能延續,可從以下幾項關鍵議題作爲判斷參考。首先,美國關稅政策及其影響,迄今爲止,美國進口關稅影響相對有限,主要歸因於企業與消費者的審慎囤貨,以及政府在春季宣佈加徵關稅後暫緩實施的決定。然而,目前多數相關國家關稅水準已高於預期,美國關稅收入也已大幅上升。

儘管近期經濟數據整體仍強勁,通膨也相對溫和,但關稅負擔升高意味着未來物價可能面臨上漲壓力。由於關稅多半會轉嫁至消費端,預期將影響消費者信心,並對勞動市場及整體經濟成長帶來風險。其中特別值得玩味的轉折,是部分所謂的「對等關稅」及其他額外關稅近期遭美國聯邦法官裁定無效,美國政府預計將上訴至美國最高法院,但最終裁決在2026年之前不太可能出爐。

其次,美國聯準會的政策選擇,川普總統領導下的行政部門近期試圖擴大對聯準會的影響力,包括持續施壓要求降息,以及填補理事會空缺的努力,其中一位理事甚至被迫離職,目前其解職的合法性也正等待司法審查。若債券市場開始認爲聯準會不再依據經濟與通膨基本面獨立制定利率政策,影響後果深遠,需留意債市表現。

第三,歐洲經濟成長率(GDP)展望,令人意外的是,近期多項關鍵領先指標出現改善。儘管歐洲人仍對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感到憂心,但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屆時德國政府財政刺激方案預計將爲經濟活動帶來初步提振。與美國類似,一些歐洲國家也面臨嚴峻財政挑戰。

例如法國總理可能在9月初的信任投票中失利,而其繼任者可能也會面臨同樣艱鉅的任務,即啓動迫切需要的預算整頓,總統也可能宣佈提前舉行選舉,進一步加劇不確定性;投資人也正在密切關注英國政府的緊縮計劃是否會抑制當地經濟成長。

市場焦點在貿易關稅、美國通膨與就業數據。就業放緩強化降息預期,推升美股創高,雖然經濟動能分歧,但企業財報優於預期,仍支撐風險情緒。

在策略方向上,建議維持廣泛多元的投資組合將是因應潛在波動的最佳策略。股票長遠來看仍是首選的資產類別;應密切關注美國的發展,包括美元走勢。

其次,9月向來是股市季節性波動較大月份,仍宜留意市場大幅走高後的基本面支撐與評價面。

佈局上,建議聚焦美國股票與可轉換公司債,把握成長與上行機會,同時以高品質企業爲核心,以因應潛在波動。未來須持續觀察通膨走勢、主要央行政策、美債殖利率與美元動向。

除美國之外,多個股市的動能表現令人鼓舞:歐洲復甦的希望,日本企業也持續朝向長期獲利能力提升的方向邁進,許多新興市場評價面具吸引力,部分地區的政治情勢甚至比已開發國家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