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譜中解決分歧的幾種常見方法
已經過去了的是歷史,正在發生的是現實。由於人的知識結構、理解程度、角度立場不同,修譜中發生分歧是肯定的。解決修譜中的常用方法是:
印證法。編纂歷史,皇家有史,府縣有志。史志內容比較全面,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人物等,一些家族中缺失的資料、文獻、人物關係也許在這些記載中得到補充、完善,或者得到印證。
考證法。如某族對一位祖先的身份認定產生了分歧。一部分成員認爲他曾是當地的一位小吏。而另一部分人認爲他只是一位普通商人。修譜委員會立馬組織對現有的家族資料進行全面梳理,發現了一份被遺忘的家族舊契約,上面記載着這位祖先既是一位普通商人,也是當地官府一名小官,具有"雙重身份"。
旁證法。在本家族的族譜、正統歷史、文獻、地方誌等材料中已無從查考,可通過查閱其他關聯姓氏族譜,比方說因地方行政管轄變化姓氏遷徙的地緣關係、婚姻脈絡的血緣關係、同朝爲官的同僚或同事關係、同窗同門學緣關係,有可能能夠找到有價值的旁證資料。
論證法。求教歷史學家,尤其是姓氏研究專家,追根溯源,旁徵博引。這些專家有較深厚的造詣,有專業素養作保證。他們作爲第三方,可以比較公正、公道。
聽證法。專家提出初步意見,可以單個意見,也可以提供數個意見。通過家族修譜會議公開聽取意見,充分進行方案比較,陳述個人觀點。最後,以投票的方式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