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忻高鐵雄安城際站建設者卓孔越:新區“織”經緯
原標題:
雄忻高鐵雄安城際站建設者卓孔越:新區“織”經緯
北京日報記者 李如意
行走在雄安新區啓動區,中化大廈與華能大廈比鄰而立,已然成爲雄安新區的地標性建築。同樣在這片區域,雄忻高鐵雄安城際站的大部分建設內容則在地下完成。目前,雄安城際站正加緊建設,通車後將成爲很多商旅人士到達雄安的第一站。
“我們所在的這片區域,就是未來的雄安‘城市會客廳’,責任重大。”中鐵建工雄安城際站項目工會主席卓孔越飽含深情地告訴記者。接受採訪時,他正頭戴安全帽要去現場檢查施工細節,“‘五一’假期不停工,我們用行動踐行勞動最光榮。”
雄安新區啓動區利用交通和綠色廊道串聯城市重要功能中心與景觀節點,構成核心空間骨架——東西軸線。雄安城際站位於雄安新區啓動區核心區域,也是雄安新區東西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座“全地下車站”站房建築面積17.3萬平方米,站場規模4臺6線,與啓動區城市建設同步設計、一體開發。車站地下共3層,其中地下3層爲站臺層,高鐵在此停靠;地下2層是交通換乘層;地下1層爲城市慢行層,乘客可由此通達中化、華能等公司,該層同時還具有商業功能。
卓孔越是長春人,將滿30歲,工作8年時間裡,參建過哈爾濱站改造和蘭州中川機場T3航站樓等項目。2023年3月,城際站建設伊始就來到雄安新區。
他透露,城際站項目涉及隧道、橋樑、管廊、市政等多個建設科目,對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雄安新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水資源豐富、泉眼噴涌,深基坑作業時尤其需要重視防水。”爲此,建設者合理進行施工組織,嚴格把控施工質量。同時,無人機照明、造樓機、軌跡定位等一大批智能建造技術都在項目上得到了應用。
目前,雄安城際站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即將開展二次結構施工和內部裝修。作爲項目管理人員,卓孔越和同事時刻想着工人,他們爲工人每兩個月組織一次全面綜合的體檢,保障工人健康。2023年11月,一位雄縣的工友辦完退場手續後在回家途中遇到車禍受傷。卓孔越迅速爲工友聯繫定點醫院進行救治,後續又爲工友提供了免費的法律援助。項目建設高峰期,最多有3000多名工人,在暑假期間,卓孔越還會把一些工友的孩子接到工地,讓他們家庭團聚。
勞動節期間,卓孔越在項目生活區開起了攝影展,“現在徵集了400多張照片,一類是項目2年來的對比變化圖,一類是建設者的工作特寫照片。這些特寫照片還會沖洗出來,發到每一位工友的手中。”正是這些細節讓工友們感到溫暖,項目建設正有條不紊地推進。
作爲一名交通領域的建設者,他深知交通對於區域發展的重要性。今年春節,工作忙碌的他索性直接把父母接到雄安過年,“父母此前沒來過雄安,趁此機會可以看看新區的變化,同時也能看到我的工作成果。”“雄安城際站將成爲雄安新區對外交流交往的窗口,我對此非常期待。”說話間透着堅定,卓孔越扶了扶眼鏡,看向遠方。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