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拉美手記|在哥斯達黎加感受“純粹生活”

新華社聖何塞4月25日電 行走拉美手記|在哥斯達黎加感受“純粹生活”

新華社記者孟宜霏 許詠政

“你好嗎?”

“純粹生活(Pura vida)!”

走在哥斯達黎加首都聖何塞街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問候。不同於常見的回答“我很好”,哥斯達黎加人口中的“純粹生活”有着多重含義。

“純粹生活”源於西班牙語,既可用於打招呼、道別,也可表示一切都好,是哥斯達黎加典型用語。據說這一短語於20世紀50年代通過一部電影傳入哥斯達黎加,表達了主人公雖然身處逆境,卻依舊心懷感恩、樂觀向上的精神。

哥斯達黎加語言學家維克托·桑切斯認爲,這一短語契合了哥斯達黎加民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因此得以逐步紮根當地文化,成爲人們之間情感聯結的一部分,流傳至今。

“我們從祖輩那裡傳承下來懂得感恩、笑對生活的人生觀,快樂不需要理由。”在餐廳服務員埃麗卡·岡薩雷斯眼中,哥斯達黎加人努力工作的同時,也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在聖何塞這家生態主題餐廳裡,服務員爲顧客演唱傳統歌曲,並邀請顧客一同載歌載舞,讓簡單的一餐變成充滿美好回憶的歡樂盛宴。

這種共享美好時光的生活態度還擴展到陌生人。記者看到,客人離開後,服務員將一些品相良好的剩餘食物留給附近有需要的人。

今年3月,牛津大學福祉研究中心、蓋洛普諮詢公司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聯合發佈“2025年世界幸福報告”,哥斯達黎加在報告所列的147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第六,在拉美國家中排名第一。

岡薩雷斯說,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是哥斯達黎加人引以爲傲的一大幸福來源。哥斯達黎加在西班牙語中意爲“富饒的海岸”,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然而,哥斯達黎加的自然生態在歷史上曾因過度砍伐遭遇過巨大損害,森林覆蓋率一度從75%降到21%,釀成一場生態危機。之後,哥斯達黎加建立起新的生態機制,鼓勵人們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如今森林覆蓋率已恢復到52%。哥斯達黎加最新實施的海洋環境服務付費計劃延續了環保與增收的雙贏理念,推動尼科亞灣地區生態保護。

對於生物學家伊麗莎白·薩莫拉來說,“純粹生活”不僅是享受當下,更是對未來的莊重承諾。去年3月,她出版了一本介紹水資源保護的書籍,記錄她推動建立水資源保護機制的經歷,希望能夠借這本書鼓勵更多人行動起來,爲子孫後代守護綠水青山,讓“純粹生活”的理念代代相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