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輔導先行…少年涉詐多裁定保護管束 但少輔會人力不足

少年涉詐被查獲多裁定保護處分,犯罪代價過低,各地少年輔導委員會也被質疑人力不足。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少年涉詐欺案人數上升,成爲少年犯罪主要類型。警方分析,調查少年案件須報少年法院核發令狀,無法由檢察官統一指揮偵辦,且少年涉詐被查獲多裁定保護管束,犯罪代價過低,少年輔導委員會也被質疑人力不足。

警方追查詐團,若要對少年搜索或強制帶人,須向少年法院報請核發搜索票、同行書,無法由承辦檢察官統一指揮偵辦。依少年事件處理法,除非犯罪情節重大,少年法院認少年觸犯刑罰法律,犯最輕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纔會裁定移送檢方;受限詐欺刑度,少年涉詐多被少年法庭裁定保護處分,施以輔導或感化教育。

官警說,「切割式」辦案影響偵查,少年被查獲也不痛不癢,「感受不到被處罰」,少年輔導是關鍵,但少輔會非司法單位,輔導不具強制力,且人力不足。

據統計,各地少輔會輔導人力二六一人,以中央政府強化社會安全網計劃經費進用一四八人,但各地方都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