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管理層:力爭今年淨利息收入保持正增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周妙妙 深圳報道
4月30日,興業銀行(601166.SH)舉行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
與大部分已披露財報的股份制銀行類似,一季度,在資產總額穩步提升時,興業銀行出現營收、淨利同比雙降。
前一日披露的一季報顯示,該行實現營收556.83億元,同比下降3.58%,歸母淨利潤237.96億元,同比下降2.22%。
據悉,在“兩低一高”的新環境下,興業銀行強調“寧可讓利不讓風險”。“讓利就是降低資產收益率。低利差時代,容錯空間越來越小,爲了短期營收,下沉風險往往會造成資產質量的惡化,耗費更多的風險資本。”興業銀行行長陳信健此前在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財報顯示,興業銀行一季度淨息差爲1.80%,較2024年全年下降2個基點,同比下降7個基點,與2024年同比下降11個基點相比,降幅小幅收窄。
此前,該行預測2025年淨息差仍有10個BP的下降。對於投資者關心的淨息差走勢,該行計劃財務部總經理林舒迴應,降幅控制在10個BP範圍內還是有一定壓力,需要做大量工作。
對於一季度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3個基點,他表示主要受去年基數的影響,去年一季度沒有自律機制的約束,整個市場的存款付息率較高。預計整體商業銀行的存款付息率降幅會趨緩。
不過興業管理層也在會上強調,力爭今年淨利息收入能保持正增長;營收、淨利的確定性因素也較多;資產質量未來會保持在一定的合理範圍內,總體風險可控,也有信心能繼續跑贏大市。
據透露,該行科技、綠色貸款餘額已雙雙突破萬億元。陳信健稱,去年以來,興業加快在科技金融、國際金融兩大領域的佈局,無論是增量、增幅都快速增長,這是信貸投放的利好因素。
同時,他介紹,興業不斷圍繞場景金融與各類數字化工具建設,提升對客戶的服務能力;負債端的穩規模降成本策略得到較好落實,有效管控息差收窄的幅度,負債端今年取得較好成效也較確定。
他還表示,隨着興業資產管理體制的進一步理順,財富產品金融銷售能力不斷提升,FICC業務在產品創新和客戶拓展方面,今年也會取得許多新的成效,帶動全行中間業務收入穩步增長。
“總體而言,全行營收雖存在壓力,但在穩住收入規模、優化收入結構方面我們還是有信心的。”陳信健稱。
一季報顯示,興業銀行利息淨收入維持平穩增長,達到377.22億元,同比增長1.29%;但非息淨收入同比下降12.42%,爲179.61億元。
非息淨收入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同比增長8.54%,但其他非息淨收入同比下降21.50%。如,投資收益同比下降22.4%,公允價值變動淨損失擴大。
資產端,該行綠色貸款和科技貸款分別較上年末增長9.37%、9.90%,均高於各項貸款增速。
報告期末,興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628.3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3.54億元,不良貸款率1.08%,較上年末上升0.01個百分點。關注貸款率1.71%,與上年末持平。對公房地產、信用卡新發生不良均同比回落,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資產質量保持穩定。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42.27億元,同比下降11.39%,撥備覆蓋率233.42%,保持充足水平。
據悉,報告期內,該行建立總行行領導掛鉤督導和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敏捷小組工作機制,對全資產類產品開展商業邏輯和風控邏輯重檢,完善產品創設、准入、評價及退出的全流程管理,確保對產品關鍵風險點的有效識別、評估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