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董事長呂家進:現在銀行的錢是一塊一塊的掙、日常工作要一毛一毛的省

昨日晚間,興業銀行公佈了2024年度業績報告,在經歷了2023年營收、淨利潤雙降的低谷之後,2024年,興業銀行迎來了V形反轉,營收、淨利潤“雙微增”。

在3月28日興業銀行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興業銀行董事長呂家進提及大環境時說,商業銀行所處的經營環境在邊際上有所改善,但總體上還將面臨“低利率、低息差、高風險”的現實情況。

“興業銀行要繼續過好緊日子,繼續嚴控一般性、日常性開支,穩住成本收入比。現在商業銀行的錢是一塊一塊地掙,日常管理工作中也要一毛一毛地省。”他說。

“兩低一高”之下,銀行要處理好四方面的關係

興業銀行副董事長、行長陳信健在詳解去年經營業績時說,2024年,興業銀行提出價值銀行的打造,包括盈利能力強、客戶合作深、風險成本低、業務結構均衡、經營特色鮮明等。

其中,在業務結構方面,陳信建認爲,對於興業銀行而言,金融市場業務是長板、企金業務是底板、零售業務是短板。所以,未來興業銀行要“鍛長板、固底板、補短板”。

興業銀行一直有三張業務“名片”的提法,即綠色銀行、財富銀行和投資銀行,而近年來,隨着全行業對科技的大規模投入,興業銀行提出,未來要將科技金融打造爲“第四張名片”。

在“兩低一高”的環境中,陳信健認爲,興業銀行要處理好四方面的關係。

一是在客戶經營上,處理好挖潛與擴面的關係。

“我們做了測算,存量零售客戶的利潤貢獻是新客戶的16倍,獲取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經營一個存量客戶的5倍。我們經常在講,與其在低效拓客上耗費大量資源,不如深耕存量客戶獲取增量的收益。”陳信健說。

二是在息差管控上要處理好負債與資產的關係。

“過去大家是高舉高打,高收益、高風險。去年LPR持續下調,按揭貸款的利率又進行了重新定價。雖說負債的付息率也在下降,但資產收益率下降和負債付息率的下降是非常不對稱的,所以大家也在糾結,是繼續過去那種高風險、高收益的組合還是要走低風險、穩收益的組合?”陳信健說。

陳信健表示,興業銀行已下定決心,與其糾結投放高風險資產獲取利差收益,不如下決心降低負債的付息率,來更好地投放低風險、穩收益資產。

三是在營收增長上,要處理好表外與表內的關係。

“現在銀行資本補充的外援渠道受限,內生增長動力也存在比較明顯的限制,息差收窄,爲此,必須要在表外業務拓展,尋找更大的空間。”陳信健說,興業銀行要繼續保持大投行、大資管、大財富的優勢,同時還要繼續深挖,尤其是在投行、債券承銷、零售、財富管理、託管、FICC等方面,業務的潛力還非常巨大。

四是在經營理念上要處理好風險管控與短期逐利的關係。

陳信健認爲,低利差時代的經營理念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一單大的風險業務,通過高收益的資產很快就覆蓋了,而現在的容錯率、容錯空間越來越小。所以,爲了短期營收去下沉風險,往往會造成資產質量的惡化,耗費更多的風險資本。

“實際上,這些年興業銀行一直在提一個觀點:寧可讓利,不讓風險,即寧可降低資產收益率,風險方面一定要把控好。”他說。

對風險資產全面盤查,做到心中有數

淨息差是當下銀行業最爲關注的問題之一。興業銀行計劃財務部總經理林舒說,2024年,整個銀行業的淨息差現在是1.52%,比2023年下降17個BP,比2020年下降58個BP。

淨息差的快速下滑也給銀行業的經營帶來極大挑戰。對此,林舒介紹,今年,興業銀行要做好幾件事。包括在企金業務上要做好自管工程,重點是提高企金的動戶率,讓客戶多用興業的產品,把閉環的資金鍊構建起來。“去年企金閉環結算金額23萬億,比前年提高了16%,這是硬指標。”他說。

在零售業務上,興業銀行的策略是通過代發、收單、快捷支付、財富等品種作爲突破口,通過平臺經濟的合力實現整體資金的沉澱。“2024年,我們零售結算存款當中有40%是通過代發收單這些客羣帶來的,這個比例在2025年也會持續關注。”他說。

在金融市場業務上,今年興業銀行要對金融市場負債的規模和久期的佈局把握好節奏。

“展望2025年,我們做了一個初步的測算,存款的付息率大概還有20BP下降的空間,同時因爲資產端也在快速下降,所以我們自己認爲,按照興業的資產結構,今年淨息差還有10BP的下降。”林舒說。

在資產質量方面,興業銀行首席風險官賴富榮說,今年整個銀行業風險管控面臨的形勢還是比較複雜的,有效需求不足和企業、居民的償債能力恢復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宏觀經濟結構的調整,也爲銀行業開闢了一些新的盈利增長點、業務增長點,包括五篇大文章、三大工程、企業出海等。

“去年,我們通過對各種產品、各項業務進行多方盤查,對有潛在風險的信貸資產情況進行了詳細掌握,包括分佈在哪些分行、哪些區域、哪些行業、具體到哪些產品等做到心中有數。整體來說,我們對存量風險還是有把握的,對增量風險也有信心、有能力把它管控好。預計今年新發生的不良資產規模比上年還會有所下降,減值計提的規模也會繼續回落。”賴富榮說。

興業智慧銀行建設加速展開

目前,興業銀行正在全面優化人工智能(AI)的佈局。

興業銀行首席信息官唐家才表示,早在2021年,銀行就開始規劃數字化轉型,去年進入收穫期。去年年中,興業銀行已經和DeepSeek開展深度交流和測試。春節期間已經部署了DeepSeek的第三版(v3),興業智慧銀行的建設正在加速展開。

未來,銀行要向數智化轉向智能化。關鍵在於由數智驅動到認知驅動,興業銀行此次提出“6K認知模型”——對市場的認知(KYM),對客戶的認知(KYC),對產品的認知(KYP),對運營的認知(KYO),對風險的認知(KYR),以及對研發的認知(KYD)。

唐家才也提及,目前正將通用模型訓練成興業銀行的專家模型,能夠更好地輔助銀行響應市場需求。銀行已經將AI運用到各個領域,包括數字運營、財富管理、私行服務、資金交易、投研、風控、智能風控,包括研發、績效、辦公協同等等。

以資金交易領域爲例,目前興業銀行的AI交易員在現券和質押式回購交易上,每個月交易金額已經上千億元。

唐家才表示,未來將更快速、全面擁抱AI。目前興業銀行正在全面開展“人工智能+”的方案,打造智能體商店,讓員工能夠隨時可以獲得AI助手的服務,提高員工的工作質效。在目前的代碼和測試部署上,日均模型調用量達到了超過20萬次,在盡調、反洗錢、信審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生成的效率提升了超過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