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線上/年中檢視 掌握任務節奏
「我們明明都很努力,也很用心照顧客戶,但爲什麼K客戶還是要解約?」Megan是一間SaaS公司的客戶成功主管,在第2季的最後一場部門週會上,聽到團隊成員這麼說時,心裡一陣酸。
她翻閱了CRM系統,發現這位客戶兩個月前出現了使用率下滑、線上課程也不再參加,客戶健康分數從黃燈轉紅燈,但團隊成員去關心時,客戶的回饋只是「一時不用」。但事實是,這個案子從3月就開始失溫。
團隊很忙沒錯,但都在處理眼前的緊急狀況、問題工單、公司內部重工流程改善,而沒有注意到「風險預防」。
這不是一個人的錯,而是整個團隊節奏沒有對齊重點。那一晚,Megan看到第3季的績效表單,在內心寫下一句話:「下半年,要的是成果,不是忙碌。我要設計出能帶領團隊穩定成長的節奏」
年中是一個既能回顧也能重新校準的好時機。部門的價值不能等年底纔來驗收。年中時,回頭看:哪些努力成果顯著?哪些任務進展遲緩。向內觀:團隊是否保持該有的效率?資源是否夠用。向前推:有哪些該打預防針的客戶?該提前預備的重要客戶續約提案。
如果意識到自己上半年靠直覺在推動團隊,那下半年就該靠數據和節奏來駕馭成果。「數據只是結果,行爲纔是原因」。要56+有效檢視,不只是看表面 KPI,更要從行爲背後的「原因」切入。
年中檢視可從三個面向整理:
一、數據檢視。NRR(淨收入留存率)是否如預期?若下降,主要是流失還是降價影響。客戶健康分數是否反映真實狀況?是否有過高預期但續約未發生的情況。使用率、NPS、問卷回收率等指標有無偏低警訊?
二、客戶回饋。最常出現的抱怨是什麼?例如:導入過慢、支援不夠、承諾未兌現?有沒有高價值客戶在沉默中走遠?
三、團隊行爲。是否有大量重工、資料更新落後、手動流程沒人維護的狀況?團隊是否聚焦在「值得投資」的客戶身上?
透過上述三個面向的回顧,或許已經嗅到一些關鍵訊號,檢討的意義,不是找人背鍋,而是爲了下一步「做得更好、有節奏、有策略」。主管不僅是數據的觀察者,而是團隊工作節奏的設計者。聚焦在三大關鍵任務,協助你在下半年更聚焦、更有效地推動成果。
任務一:優化續約與擴張流程。建立續約預警流程:如健康分數下降、使用低頻、未參與教育活動。與業務協作擴張客戶名單,提前一年準備upsell/cross-sell話題,打造對話腳本。
任務二:團隊分工與目標重整。重新檢視角色設定(如CSM、AM、導入顧問),是否權責清楚?KPI是否能反映「成果」,如提升採用率、成功案例產出?
任務三:工具與自動化流程導入。檢視現有流程:哪些動作能自動化?如,客戶健康分數提醒、續約通知等等。建立簡易「週報數據快報」,也是讓團隊每週都能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實際展現。
一個好主管不能只追KPI,而是提前安排節奏,讓團隊成果自然發生。當主管能預見節奏,團隊纔有信心前進。下半年,主管依靠年中檢視,打好勝仗的節拍。
▪新青安結束後真有斷頭潮?房仲「本身不是風險」:3類物件何時都不該碰 ▪新青安收支比、信用不是關鍵!專家曝「銀行變相刁難」:政策名存實亡 ▪難貸款會讓房價跌?網友熱議:屋主不急賣、你議得下來嗎 ▪年薪不到150萬就不能辦新青安?專家點銀行「1過失」:核貸門檻很清楚 ▪一表看北士科15大建案 專家:未來軟橋段每坪上看1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