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局下架25萬則詐騙廣告!假冒財經名人最多 關鍵話術曝光
▲刑事局27日公佈臺灣社羣平臺詐騙廣告樣態 。(圖/記者張君豪翻攝)
記者張君豪/臺北報導
「準時報牌」、「跟着高手學3天」、「公益送書」這些臉書社羣平臺常見廣告關鍵字,看似吸引人的行銷術語,警方揭露都是詐騙陷阱!刑事局27日表示:詐團持續透過網路廣告平臺大量投放詐騙資訊,假冒政商名人與財經專家名義散佈不實投資廣告,嚴重損害當事人名譽並侵蝕社會信任基礎。被冒用人士已多次公開澄清,強調從未設立任何LINE投資羣組,呼籲大衆提高警覺,勿輕信誇大不實話術。
根據刑事局統計,從2023年6月28日至2025年6月30日止,已通報網路廣告平臺下架超過25萬則詐騙廣告,其中光是2025年第二季,就通報Meta下架26074則、Google下架418則。
刑事局指出:這些氾濫的詐騙廣告仍以「投資詐騙」爲主,其中假冒財經名人佔比高達45.49%,媒體網紅25.12%,企業領袖13.56%,政治人物則佔2.33%。詐騙廣告常用關鍵字如「今天佈局、明天驗證」、「免費贈書」、「限時名額」等,誘導民衆誤信並進一步點擊連結或加入詐騙羣組。
警方分析從2025年6月起,詐騙廣告以假求職方式誘導民衆加入LINE帳號,常見職稱涵蓋陪聊、讀稿員、評論員、公益活動、兒童營隊等,後續常演變爲個資竊取、金融帳戶徵收、甚至車手招募。正值暑期,警方特別提醒家長與青少年提高警覺,勿因好奇或貪圖免費禮券、體驗活動而落入陷阱。
刑事局強調,根據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30條與第31條規定,網路廣告平臺有責任不得刊登或推播詐欺內容,並須揭露廣告出資者資訊。若平臺業者怠於落實防詐措施,恐將面臨法律追訴。
警方呼籲包含臉書等社羣平臺,應主動履行查覈與下架責任,與政府合作共同防詐;民衆投資應選擇合法金融機構,凡是標榜「飆股」、「投資老師羣組」、「免費試聽」等誇大廣告都是詐騙。民衆若有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
獨/汐止夫妻雙亡現場發現安眠藥 檢警釐清有無加工自殺 獨/汐止夫妻雙亡今相驗 「被害人遭詐騙沒附卷」警挨批蒐證不齊 北市罷團驚傳遭暴力攻擊 男子揮拳「文山退葆」慘遭壓制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