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走路像闖關!桃園文化街騎樓路面高低落差大又不平
桃園市平鎮區文化街部分路段地勢較高,導致騎樓及路面落差大,且騎樓磁磚偏滑,因此住戶自行改造,導致騎樓不整平,路面又被機車族亂停車,輪椅、嬰兒車只能與車爭道,民代獲陳情改善。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平鎮區文化街部分路段地勢較高,導致騎樓及路面落差大,且騎樓磁磚偏滑,因此住戶自行改造,導致騎樓不整平,路面又被機車族亂停車,輪椅、嬰兒車只能與車爭道,民代獲陳情改善。桃園市養工處迴應,已取得住戶同意書,因該騎樓與路面落差30至50公分不等,會採人行道方式改善,設計圖月底完前,總經費約300多萬,預計年底前完工。
文化國小、文化公園位於文化街上,連通至民族路,上下班時間壅塞,且有許多學童及附近鄰居會徒步行走,不過該路住宅騎樓雨路面地勢落差大,騎樓磁磚溼滑,住戶自行改造,導致騎樓不平整,輪椅族、嬰兒車難通行。
市議員舒翠玲今會勘表示,文化街36至48號壅塞且機車也都停放在店門口前,騎樓與路面落差大,輪椅族、嬰兒車等必須與車爭道相當危險,先前就有民衆反映,希望騎樓跟路面可以銜接並整平。
舒翠玲說,經3次會勘感謝社區主委廖緯璇協助取得住戶同意改善,她也運用議員配合款100萬元協助改善,希望讓整體安全空間提升。
廖緯璇表示,現況若遇雨或車多時,民衆行走非常的不安全,過去設計的地磚也容易滑倒,導致使用率較低,感謝議員協助爭取改善,希望還給大家一個安全空間。
養工處迴應,全長約40公尺、寬約2公尺的騎樓,與道路路面落差30至50公分不等,因此會採人行道設計方式改善,不僅整平,也於路面處設計階梯銜接,整體設計預計於本月25日完成,並公開告知地方民衆,工期預計2個月可完成,總經費逾300萬元。
舒翠玲說,除了今天會勘處,還有其他路段在取得住戶同意書,逐步推動人行安全。
桃園市平鎮區文化街部分路段地勢較高,導致騎樓及路面落差大,且騎樓磁磚偏滑,因此住戶自行改造,導致騎樓不整平,路面又被機車族亂停車,輪椅、嬰兒車只能與車爭道,民代獲陳情改善。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平鎮區文化街部分路段地勢較高,導致騎樓及路面落差大,且騎樓磁磚偏滑,因此住戶自行改造,導致騎樓不整平,路面又被機車族亂停車,輪椅、嬰兒車只能與車爭道,民代獲陳情改善。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平鎮區文化街部分路段地勢較高,導致騎樓及路面落差大,且騎樓磁磚偏滑,因此住戶自行改造,導致騎樓不整平,路面又被機車族亂停車,輪椅、嬰兒車只能與車爭道,民代獲陳情改善。記者翁唯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