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評論/邁市府人事頻浮動 透露不尋常
高雄市長陳其邁第2任期進入後半段,近來小內閣異動涉及副秘書長與3名局處首長,藍營質疑頻換主管恐影響市政穩定,綠營則認爲兼顧世代交替;此波人事變動究竟是急欲「跳船」,抑或邁市府未來政治勢力的延伸,可別成市政未爆彈。
高雄近年在陳其邁主政下吸引臺積電等科技大廠進駐,引爆演唱會經濟,聲望飆高,風風火火,他自詡高雄產業發展是彎道超車,正進入大投資、大發展時代,僅剩的1年多任期應該是全力爭取歷史定位之際,怎料近期小內閣頻浮動,透露不尋常。
陳其邁2020年補選上任,2022年連任至今,「緊緊緊」作風讓市府團隊上緊發條,執政4年多來人事堪稱穩定,亦晉用許多年輕世代給予政治歷練,但近來包括青年局長張以理、隨行秘書張耀中均先後請辭投入下屆議員選戰,外傳觀光局長高閔琳、原民會主委洪羽珊也可能披戰袍,一股「邁盟」勢力悄然成形,不乏讓外界有想像空間。
市府近期多位官員求去,是對未來疑慮提前規畫出路,或銜命成爲「邁盟」佈局先鋒,大家都在看。然而眼前人事異動是否被藍營說中,將危及市政運作,則是陳其邁須嚴正面對的課題,新一級主管短時間內若無法展現施政成效,反倒會成爲邁市府「未爆彈」。
陳其邁一直被視爲民進黨明日之星,亦入列接班的梯隊,儘管他與黨內流派保持等距交往,依然仍是非新系南方霸主,不過賴清德掌握國家政權與黨務後,2026年他卸任市長的下一站,益發混沌未明。
陳其邁向來政治正確,陳水扁時代親扁,蔡英文時代親英,賴清德當家時則明顯敬而遠之,對他而言,少出錯,持續爲政治行情保溫,訴諸羣衆而不仰賴黨內的任何派系,是目前政途唯一明哲保身之道;有別於歷任綠營高雄市長,任期尾聲均敵不過中央要職招手,琵琶別抱,陳其邁不只一次宣稱會做到任期最後一天不「落跑」,這是他對選民的承諾,同時也限縮政途任何有利的發展,未來能否爭得一世春秋,十足考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