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評論/高雄野犬襲人悲劇 浮濫愛心餵養是幫兇

高雄永安區76歲蔡姓老翁近日海泳時遭遊蕩犬攻擊奪命,湛藍海水瞬間被鮮血染紅,悲劇駭人聽聞。此事發生之際,竟仍有民衆暗夜到海濱丟棄雞骨喂狗,若說老翁之死是遊蕩犬逞兇,那浮濫的「愛心餵養」行爲恐怕就是幫兇。

永安區永新漁港鑽石沙灘因老翁被遊蕩犬羣攻致死,成爲恐慌之地。其實,當地野狗流竄是生活日常,玄德宮土地公廟附近即曾發生傷人事件,上月25日又有一男被咬下耳朵,3日7旬蔡姓老翁則不幸殞命。事件傳開,人心惶惶,連泳客都帶棍棒游泳,畫面極其諷刺。

遊蕩犬爲何獸性大發,成了奪命殺手?據研究,生活在野地或自由放養的犬隻,爭資源或爭地盤時都具強烈攻擊性。義大利、印度等國早就正視人犬衝突問題,立法防範,臺灣卻始終束手無策。

至今,高雄永新漁港遊蕩犬依舊在沙灘、漁港逗留,成爲危及居民安全的不定時炸彈。遺憾的是,蔡姓老翁剛因狗羣圍攻喪命,有民衆仍繼續趁夜餵養遊蕩犬,其中一名「愛媽」拎一大包雞骨頭、內臟供浪犬飽餐,餵食行爲至少被抓包3次,殊不知遊蕩犬尚未完全絕育之下,這種自詡爲善的「愛心餵養」行爲,只會助長遊蕩犬繁殖,甚至成爲奪走無辜人命的「利刃」。

義大利人愛狗如命,世人皆知,早年因街犬攻擊事件演成城市危機,政府爲此着手取締非法餵食行爲。

印度在20多年前禁止撲殺,反而造成街犬數量激增,狂犬病蔓延,因絕育趕不上犬隻繁衍速度,一度屠狗聲浪四起,形成高度社會衝突,最後最高法院裁定禁止隨意餵食街犬,從源頭杜絕。

臺灣目前施行「零撲殺」政策,但捕犬、絕育作業勞師動衆,動物收容中心早已狗滿爲患,媒合送養也緩不濟急,若再不正視國際經驗,儘快立法輔以重典,導正國人浮濫餵養遊蕩犬的行爲,遏止犬患擴大,悲劇恐不斷上演,請問,「愛狗人士」於心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