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櫃股》打入日本市場+順利應對川普2.0 友鋮今年瞄準10%成長

自2001年成立以來,友鋮已經走過23年,從出口貿易發展到生產製造,併購並了必鋮公司及蘇州友連公司作爲子公司。主要產品中有八成以上爲客製化汽車零件,年出口特殊產品規格超過兩萬個。除了自行生產螺絲,友鋮還委外生產各式扣件,並與126家專業供應商合作。此外,友鋮取得了「MAThread」專利及其他認證,併成功開發了雙齒防鬆華司TEC/SPECLOCK WASHER,銷售至歐美客戶。

友鋮的出貨以北美市場爲主,佔比高達六成,歐洲市場佔比三成。對於川普2.0政策,張宏誠表示,儘管新關稅對美國當地業者影響不大,但當地業者仍需面對進口原料的25%關稅。他進一步指出,臺灣業者在長期發展下具備產業供應鏈集中優勢,友鋮也積極發展日本市場及非汽車客戶,分散風險。

展望2025年,張宏誠表示,目前3至4個月訂單的能見度,每月訂單規模約600萬美金,整體預期今年營運可望優於去年,力拼10%的成長。

友鋮業務副總劉立基補充道,川普的無差別性徵收政策不會影響友鋮的競爭格局。根據觀察,美國當地的扣件產業無法完全取代進口產品,模具開發等門檻較高,預估美國本土扣件業者僅能供應25至30%的需求,剩餘的需求仍需依賴進口,因此川普的關稅政策對友鋮的衝擊有限。

友鋮的主要產品銷售地區中,超過八成集中在歐美,主要客戶包括Benz、TOYOTA、BMW、VW、Ford、Bosch、GM、NISSAN、Electrolux、Porsche、Tesla、Whirlpool、Continental Group等知名品牌。

友鋮的仁德廠專注於生產M3M14螺絲,擁有17臺輾牙機和16臺成型機;新吉廠則以智慧型工廠爲目標,擴充M2.5M24螺絲的生產線,並新增折彎機、U型螺栓機及自動化設備,如光學篩選機、包裝機和機械手臂等,進一步提升製造能力。

2023年,友鋮的營收爲22.8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達5.72元;截至2024年第三季,營收達18.34億元,EPS爲4.82元,法人也也樂觀預估,全年每股獲利上看6元。隨着產能持續擴展,友鋮對未來營收的前景充滿信心,並預計2025年後,隨着產量增長,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會。

另外,面對電動車(EV)大浪,張宏誠表示,中國電動車的低價促銷正影響全球車市發展。相比傳統燃油車,電動車的扣件需求減少約20%至30%。然而,由於中國電動車的激進價格策略能持續多久尚不確定,加上友鋮目前的規模,使得電動車趨勢對其現階段營運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