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級.美.食-連劉姥姥都會吐舌按贊 小小樹食 轉譯紅樓夢美食
「小小樹食」菜式由集團行政主廚徐兆麟(左)和甜點主廚林語綺設計。圖/姚舜
「小小樹食」新菜「玫瑰西瓜沙拉」,創作靈感來自澳洲雪梨有名的「草莓西瓜蛋糕」。圖/姚舜
「小小樹食」新菜「蘿蔔絲餅」,外皮有白芝麻粒增加香氣。圖/姚舜
「小小樹食」今夏新菜「綠筍酸菜羊肚片湯」,主要風味來自於酸菜、酸白菜、馬告與白胡椒,湯內的油脂是將香菇煸炒出油,食材有法國羊肚菌、杏鮑菇和袖珍菇,雖是素湯卻有「葷香」、誘人食慾。圖/姚舜
「小小樹食」的「夏威夷鮪魚佛陀碗」,切成丁狀的暗紅色食材看似鮪魚,其實是用甜菜根和蒟蒻做成。圖/姚舜
「小小樹食」人氣菜式「紅油皮蛋豆腐餃」,堪稱傳遞川味的「素的紅油炒手」,用餃子皮包着皮蛋、豆腐與南瓜、青江菜等各式蔬菜,辣椒油鮮香刺激。圖/姚舜
「小小樹食」今夏新菜「劉姥姥茄鯗燉飯」,用到的食材包括大黑豆乾、杏鮑菇、綠竹筍、核桃、杏仁等堅果,以及辣椒、茄子、牛蒡、花椰菜心、玉米心,炒料時下酒「嗆鍋」賦予酒香。圖/姚舜
「小小樹食」人氣菜式「米椒榛果青醬義大利麪」,青醬是用烤過的糯米椒跟堅果、歐芹製作。主要配菜有乾煸四季豆、帕瑪森風味麪包粉、炸風乾櫛瓜。圖/姚舜
「小小樹食」今夏全新菜式「荔枝青蘋果布拉塔」,主要食材是切成薄片的青蘋果、水梨與荔枝,整道菜很有「透明感」。圖/姚舜
小小樹食
在米其林星餐廳也能嚐到「紅樓夢美食」!米其林綠星餐廳「小小樹食」以「亞洲當代風味蔬食」爲主題推出全新菜單,在臺北五間門市同步上菜,除了近30道蔬食料理創品牌創立至今規模之最,透過蔬食的語彙元素與節奏,展現出「小小樹食」欲傳遞的當代蔬食餐桌樣貌。其中,「劉姥姥茄鯗燉飯」更以蔬食食材復刻中國四大經典名著《紅樓夢》中名菜「紅樓茄鯗」,體現「小小樹食」團隊對飲食文化的「用功」程度與菜餚風味的多元化。
中國四大經典名著之一《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將明清時代的生活文化清楚敘述、真實寫照。書中談到的美食更多達186道,幾乎佔了全書篇幅的三分之一,將中國餐飲文化精髓傳承至今。過去在臺灣,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餐廳復刻「紅樓夢美食」,提高市場能見度,或是推出全套「紅樓宴」以廣招徠。而以蔬食演繹「茄鯗」,過去較少見。
根據飲食文化工作者的考據,紅樓夢書中美食近190道,其中堪稱最高規、工序做法最繁複、寫得最清楚詳盡,且劉姥姥品嚐後「搖頭吐舌」讚歎其獨特風味的就是「茄鯗」。而這道菜最「精妙」之處則是:「讓茄子吃起來有雞肉的味道」。於是,「小小樹食」透過廚藝「轉譯」了「茄鯗」這道菜。
根據《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裡的描述,烹製的「茄鯗」時用到的食材有:茄子、雞肉、香菇、筍、蘑菇、腐乾、乾果,以及雞油、雞湯、香油、糟油等。做法是先將茄子去皮、切丁後油炸,再與同樣切成丁塊的雞肉和其他配料一起先用雞湯煨過,再加香油和糟油收汁後裝罐密封保存。等到要吃食時,再與雞肉丁一起拌炒。
「小小樹食」今夏推出的「劉姥姥茄鯗燉飯」,是茄子先汆水後油炸定型,再用蔬菜高湯煨煮賦味,然後和同樣切丁的大黑豆乾、杏鮑菇、綠竹筍、辣椒、茄子、牛蒡、花椰菜心、玉米心,以及核桃、杏仁等堅果一起爆炒,炒料時下花雕酒「嗆鍋」 賦予酒香。上桌時搭配用蔬菜高湯燉煮的燉飯一起呈盤,風味與口感皆富層次。
提倡每週二次「無肉飲食」的「小小樹食」餐廳,自2022年起連續獲得「米其林綠星」與「必比登推介」,集團致力推動植物性飲食的普及與文化轉譯。全新推出的「亞洲當代風味蔬食」新菜單,試圖以「重新詮釋亞洲各地的街頭與家常風味」的論述,爲品牌進行更精準、妥貼的定位。新菜色既是技藝的實驗,也是記憶的再現。
例如「茴香頭破布子豆腐」取自辦桌文化,「紅油皮蛋豆腐餃」是傳遞川味的「素食紅油炒手」;「夏威夷鮪魚佛陀碗」創作靈感來自又稱「夏威夷蓋飯」的「夏威夷波奇碗」;「玫瑰西瓜沙拉」的靈感來自「雪梨草莓西瓜蛋糕」;「綠筍酸菜羊肚片湯」的湯頭主要風味來自於酸菜、酸白菜、馬告與白胡椒;「小樹蘿蔔絲餅」則直接從臺灣庶民小吃而來。因爲「熟悉」,所以「可親」且有「共感」。(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小小樹食
【大安店】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116巷17號1樓
電話:02-2778-2277
【敦南店】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39-1號1樓
電話:02-2700-0313
【忠泰店】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樂羣三路200號4樓
電話:02-8502-0989
【Diamond Towers店】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268號4樓
電話:02-2721-7728
【微風南山店】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智路17號6樓
電話:02-2723-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