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牆”激勵職工對標促改
來源:中工網
“這些發生在身邊的勞模故事,重新激發了我們的奮鬥力量。”近日,在大港油田採油三廠新落成的“勞模星光牆”前,天津市勞動模範王世謙與同事們駐足討論。牆上12位全國及省部級勞模的事蹟熠熠生輝,這是大港油田採油三廠創新典型培塑工程的縮影。
近年來,廠工會以“標杆帶全域、典型樹品牌”爲核心,構建“發現—培育—宣傳—學習”四位一體機制,推動先進典型從“個體閃光”到“羣體發光”,走出了一條以榜樣力量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特色之路。
“要想讓典型可親、可信、可學,就必須聚焦企業需要和基層呼聲。”廠工會主席高強道出典型選樹的關鍵。該廠打破“唯業績論”傳統,建立“羣衆評、口碑傳、實效驗”的三維評價體系,將科研、管理、服務三大領域細化爲12項具體標準。在科研戰線,重點選樹攻克“新型採油工藝研發”“瓶頸技術突破”主題的團隊與個人;在管理崗位,推崇“精細技術管理”“基礎工作紮實”的能手;在服務保障領域,挖掘“精準決策支持”“技術帶頭作用”突出的典型。2024年,電力管理中心技術骨幹樑建廷通過創新實踐,年發電650萬度、節電322萬度,成爲職工們爭相學習的“綠色先鋒”。
典型選樹只是起點,長效培育才是關鍵。在廠工會的推動下,採油三廠創新構建“分類培養+階梯成長”模式:對老典型,定期組織行業交流、跨廠區技術幫扶,促其持續發展;對新苗子,通過“項目領銜”“師徒結對”加速成長。“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官一聯合站的蛻變便是典型案例。11名女工對標大慶油田經驗,創新“網格化標準化”巡檢體系,使設備異常發現時效提升70%。
同時,爲推動典型經驗從“牆上的榜樣”變爲“手中的方法”,廠工會創新建立“對標對錶學習典型”三維體系,通過“典型畫像樹標、精準對標找差、閉環管理促改”,推動先進經驗落地生根,形成輻射效應。“在這裡,每個平凡崗位上的職工都能成爲閃耀的星,而無數星光匯聚,就是照亮油田未來的燈塔。”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採油三廠一線採油工人趙常明說。
(天津工人報記者高竹君 通訊員張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