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多次分紅 港澳減稅或發錢
新加坡多年發放不同金額回饋人民,澳門更派發1萬澳門元現金給永久居民。圖爲蔡英文政府發放振興五倍券。(本報資料照片)
政府去年超徵稅收5283億元,藍委主張應普發現金1萬元,對於超收的稅金如何運用?參照其他國家地區案例,包括新加坡多年發放不同金額回饋人民,澳門更派發1萬澳門元現金給永久居民,還稅於民有例可循。
新加坡2007年財政盈餘高達64億新幣,星國政府隔年即宣佈將18億新幣分紅給國民,之後2011年、2014年都曾發放不等的金額予其人民。星國更在2018年2月,基於2017年經濟成長率3.6%,在農曆春節「發紅包」給年滿21歲的新加坡人,每人最多300元星幣,近年仍不斷髮錢給民衆來對抗通膨,算是全球最幸福國家。
澳門爲因應2008年金融海嘯衝擊,減緩通膨壓力,以其博弈產業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提出《現金分享計劃》,向符合資格的居民發放現金。澳門政府2022年底也宣佈,會繼續《現金分享計劃》,包含永久居民每人派發1萬澳門元現金、非永久居民派發6000澳門元。
香港也長年實施稅項寬減以及租金免稅、電費補貼等措施,2018年2月,香港決定將稅收盈餘的110億港幣還給民衆,發放4000元港幣給年滿18歲、常居香港、持有身分證,且沒有房地產、未領補貼及免繳薪俸稅的民衆。
至於南韓2008年時也提出針對低收入戶和中小企業發放100億美元的退稅金與補貼。美國加州也曾於2022年提出「中產階級退稅計劃」,從年度980億美元的預算盈餘中撥款95億美元施行,使總年收在15萬美元以下的結婚或同居伴侶可領到1050美元退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