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還原廣島原爆煉獄景象!活人燒到剩眼睛 用畚箕撿屍塊
現年88歲的李貞順是廣島原爆倖存者,她憶述爆炸過後,目睹有人被燒得全身幾乎融化,只剩下眼睛依稀可辨。圖/截自Daily Break Live在YouTube的影音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當場奪走7萬條人命。今年適逢二戰屆滿80週年,多位韓籍原爆倖存者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還原當年親眼所見的駭人景象:有人被燒得全身幾乎融化,只剩下眼睛依稀可辨;更因大量零碎殘肢,不得不改用畚箕收屍。
現年88歲的李貞順(Lee Jung-soon,音譯)當時還是小學生,當天正準備去上學,卻被父親緊急叫回來:「他衝回家說要立刻撤離。」她回憶當時街上屍體成堆,震驚之餘只記得自己不停哭泣,「就只是哭、一直哭。」
這場原爆威力相當於1萬5000噸炸藥,廣島市瞬間陷入火海,當時全市約42萬人。李貞順說,她目睹許多屍體「幾乎整個身體都燒到融化,只剩下一雙眼睛可以辨識」,場面恐怖難忘,「原子彈……那是如此恐怖的武器」。
另一位83歲倖存者沈鎮泰(Shim Jin-tae,音譯)指出,當時在日本被視爲二等公民的韓國人,在清理遺體的過程中往往擔任最致命且骯髒的任務。起初他們用擔架運送屍體,但很快屍體多到只能用畚箕將屍塊剷起、在學校操場焚燒。他說:「當時大多是韓國人在做這些事。戰後清理和軍火相關的工作幾乎都是我們做的。」
根據韓國原爆倖存者協會(Korean Atomic Bomb Victims Association)資料,當時約有14萬名韓國人居住在廣島,多數是因殖民統治下的強迫動員或求生所迫前往日本。原爆發生後,約4萬名韓人當年死亡,韓人死傷比率高達57.1%,遠高於全體平均的33.7%。當時日本人多數可逃往親戚家,缺乏地方關係的韓國人只能留在廣島,長時間暴露在輻射塵之下,且幾乎得不到醫療照護。
爆炸之後,回到韓國的倖存者並未受到善待。他們被視爲不祥之人,如麻風病患遭到社會歧視。有些人身上傷痕累累,臉部與背部嚴重燒灼,只剩眼睛清晰可見,甚至被村民拒絕婚配與接納。李貞順坦言:「那些燒傷嚴重或極度貧困的人,生活非常辛苦,被當成怪物一樣看待。」李貞順則罹患皮膚癌、巴金森氏症和心絞痛。
原爆的折磨更延續到了第二代。李貞順的兒子李浩昌(Ho-chang Lee,音譯)被診斷罹患腎臟衰竭,目前接受透析,正在等待腎移植。李浩昌說:「我相信這是輻射暴露造成的,但誰能證明呢?需要基因檢測,耗錢又耗心力。」
同爲倖存者二代的韓金順(Han Jeong-sun,音譯)罹患股骨缺血性壞死,幾乎無法行走,其長子出生便患有腦性麻痹。她說,婆家責怪她「生出殘疾的孩子,自己也殘疾」,並將她趕出家門,「那段時間簡直像地獄。」
多年來,倖存者爭取權益卻遲無下文,直到2019年韓國政府才首次發佈調查報告。即便如此,官方仍要求二、三代倖存者提供遺傳證據,才能認定其身份。李貞順憤怒表示:「我的病就是證據,我兒子的殘疾就是證據。這種痛苦會一代一代傳下去,可是他們卻不承認。」
今年7月12日,日本廣島市政府首次派官員造訪韓國倖存者聚居地韓國陜川,爲紀念碑獻花。陜川又稱爲「韓國的廣島」,當時在廣島的韓國人大多出身陜川,數十名原爆倖存者返韓後也回到家鄉。
沈鎮泰說:「我們的身體還記得發生了什麼事。記憶,比賠償更重要。如果我們都忘記了,那歷史就會再來一次。」
83歲的廣島原爆倖存者沈鎮泰描述,當時在日本被視爲二等公民的韓國人,在清理原爆死者遺體的過程中,往往擔任最致命且骯髒的任務。圖/截自Daily Break Live在YouTube的影音
▪整理包/臺灣20%關稅排「後段班」 一表看各國稅率排名 ▪整理包/臺灣關稅出爐!20%高於日韓 川普關稅新舊稅率總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