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雪撬犬被撕咬調查結果出爐 品種鑑定確認「混種比特犬」

實習記者陳安榆/綜合報導

新竹縣19日上午發生一起雪撬犬被未牽繩犬隻撕咬的案件,新竹縣動物保護防疫所在今日(21)日給出迴應,犯案犬種鑑定確認爲「混種彼特犬」。昨(20)日前往現場稽查發現,雖然當事犬隻個性親人,家中庭院還設有足夠的圍欄措施,不過一系列事件仍依《動物保護法》裁定,最高可罰飼主共計61.5萬元罰鍰。

▲新竹雪撬犬散步時突然被未牽繩的狗狗撕咬。(圖/Threads@davidyuyuyu提供)

動保所動保科和《ETtoday寵物雲》提到,該犬隻年紀大約在12歲左右,雖然不是純種比特犬,不過依照農業部規定分類來看,混種比特犬仍視爲需要列入管制的犬種,因此出入公共場合需配戴嘴套及牽繩。飼主表示,平常狗都是關在後門,疑似是18日的地震造成後門鬆脫,纔會讓牠偷溜出門。

▲分開後,虎斑色比特犬嘴邊還有雪撬犬的白毛。(圖/Threads@davidyuyuyu提供)

受害的阿拉斯加雪橇犬「沒有門(Melvin)」經過獸醫檢查後,發現肩頰骨有一個10公分的傷口,必須立刻動手術清創縫合。事發當下一名駕駛經過見狀,趕忙下車幫忙,再加上附近住戶協助才分開兩隻狗。動保所接獲通報後到場發現,比特犬平時的活動範圍都在家中廣闊的庭院內,也有增設圍欄。

▲雪撬犬被診斷爲肌肉撕裂傷,一定要進行手術。(圖/翻攝自Threads@melvin_m0719)

根據農業部公告,自民國111年3月11日起全臺已禁止飼養比特犬,原飼主應於112年2月28日前完成登記。依照相關法規來看,該犬隻並未施打晶片也未依規定通報,可處5萬至25萬元罰鍰、危險動物出入公共場所未配戴嘴套,可處3萬至15萬罰鍰、造成動物受傷但未造成死亡,可處3000至1萬5千元罰鍰,詳細金額及確切罰則須待主管機關公佈。

新竹縣動保處後續也將持續追蹤飼養情形,提醒民衆禁止飼養名單內的犬種飼主應確實管理,外出時須全程由成年人陪同並繫上1.5公尺內牽繩與透氣口罩,避免再次發生犬隻攻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