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便利商店熄燈潮引熱議 已有11家關店…主因曝光
新竹縣近期多家便利商店陸續熄燈,引發民衆熱議,這些熄燈的商店多爲違規營業超商,經新竹縣政府地政處查覈,目前已清查65件,裁罰39件。記者郭政芬/攝影
新竹縣近期多家便利商店陸續熄燈,引發民衆熱議,這些熄燈的商店多爲違規營業超商,經新竹縣政府地政處查覈,目前已清查65件,裁罰39件。其中,竹北市與湖口鄉各有8家違規成重災區,芎林鄉6家、竹東鎮5家亦名列其中。
便利商店的關閉讓許多居民措手不及,有民衆反映,便利商店不僅是購物場所,更已融入生活日常,突然關閉對社區生活造成衝擊。但鄉鎮長則認爲,鋪設水泥鋪面、搭個鐵皮就能租出去,若裁罰沒有加大力道,恐怕會助漲農民違規使用農地。
新竹縣政府地政處表示,此次便利商店的關閉都是農地違章超商,去年起國土計劃盤點,加上公民意識擡頭、有民衆檢舉等,中央自去年起清查超商經營地點,比對農業部農地資源盤查結果平臺系統,套疊若坐落在農地上超商店舖,屬違反土地使用管制規定,列冊交由各縣市清查,新竹縣已查處65件,裁罰39件,其中22家店累犯,已依法移送新竹地方檢察署偵辦。
便利超商依法辦理工商登記,並需符合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定,若違反將裁罰6萬到30萬。多數違規面積250平方公尺以下,依據區域計劃法裁罰基準,開出6萬元罰單,並限期改善。
地政處進一步指出,已有8家超商結束營業並撤場搬離,另有1家因未改善情況,被強制斷水斷電。後續縣府將持續清查,並要求業者恢復農地原始用途。此外,產發處也清查都市計劃內共有6家違規,3間已拆除。
竹北市民代表何宜芯指出,違建超商從一開始就違規,農地非供商業使用,卻能長期營業,顯示使用執照、水電接通與工商登記等審覈程序,是否有確實把關,這反映的不是個案,而是制度性漏洞。
她呼籲地方加強土地使用審查、整合跨機關資料,防堵違法商用設施落地生根;並盼中央加速提出專案輔導合法化原則,讓符合條件的既有設施,有機會依循合法管道經營,避免影響居民生活。
新竹縣府地政處指出,內政部去年召開研商會議,決議專案輔導合法化原則,評估是否於符合安全性、公平性及合理性等原則下研議輔導機制,此機制仍研擬中,縣府未來將配合辦理。
據統計,此次違規業者多分佈於竹北市與湖口鄉,分別有8家;芎林鄉6家,竹東鎮5家。縣府地政處強調,將依區域計劃法持續辦理會勘與查覈,杜絕違規使用,確保土地資源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