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通APP力拚今年上線 目標1年內達2萬人次註冊
提供包含停車繳費、停車位查詢等多項功能的「新竹通」APP,力拚今年上線營運,1年內並達到2萬註冊人次。(陳育賢攝)
提供包含市政服務、會員整合、繳費服務、衛生福利、文化休閒及交通生活等6大類功能,並集災害訊息、醫療門診、停車繳費於一身的「新竹通APP」,目前各細項功能開發已達50%至85%,新竹市政府力拚今年上線營運,1年內並達到2萬註冊人次。
新竹市政府於112年下半年開始啓動新竹通規畫作業,去年已陸續完成使用者體驗設計及系統建置採購發包等作業,市府指出,新竹通是以使用者體驗爲中心設計,以往民衆要下載多個APP才能完成圖書借閱、公有停車場(位)動態查詢及公車站動態查詢等服務,未來民衆只要下載新竹通APP即可享有上述服務。
市議會爲更加了解新竹通的規畫與上線時程,市府行政處長許智堡特別至議會作「新竹通案規畫進度專案報告」,他表示,未來新竹通將會有各項繳費、圖書服務、福利預約、線上申辦、交通生活、市政陳情、各項實體卡與數位卡結合等功能。
市議員劉崇顯建議,新竹通應加入垃圾車清運、路線的查詢與及時動態資訊;田雅芳建議,新竹通應該加入車輛佔用道路的查詢功能;劉康彥詢問市府如何有效提高民衆新竹通的使用黏着度與下載數;林彥甫說,多個APP功能似乎有重疊,是否可以整合;吳旭豐要求加強長者使用的介面。
楊玲宜擔心用戶與使用率能否達到預期,並預期有多少用戶及何時正式上線;宋品瑩建議應該串聯iBus功能;蔡惠婷建議增列市府重大市政專區查詢功能,提升行政溝通效率;張祖琰詢問如何增加使用人數。
許智堡則表示,包括垃圾清運、路線等多項功能,有些原本就已有規畫設計,而議員所提目前沒有的,也會持續與相關業務單位討論並納入,由於目前的市民普通卡大概有7萬1000多張、敬老卡有6萬1000多、愛心卡1萬1000多,員工卡1萬2000多張,加上原有的數位市民卡,再扣除會先保留敬老卡與愛心卡的實體卡,未來所有類別的卡整合在一起,基本上已有一定的使用率,而市府預定的目標是上線1年內,要達到2萬人次的註冊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