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明湖路塞車有解 智慧交通號誌系統年底上路

新竹市政府成功向交通部爭取推動「明湖路智慧交通號誌時制重整計劃」,即起啓動「明湖路改善三部曲」。(新竹市政府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新竹市政府爲疏解新竹市明湖路尖峰時間日益嚴重的塞車問題,成功向交通部爭取推動「明湖路智慧交通號誌時制重整計劃」,獲覈定補助總經費3166萬元計劃並於日前決標,即起啓動「明湖路改善三部曲」,展現市府積極改善南區交通環境的決心。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明湖路爲連接新竹縣雙溪、景觀大道及國道3號通往新竹科學園區的重要幹道之一,隨着科學園區持續發展,就業人口大幅成長,帶動周邊雙溪地區與明湖路沿線人口密度快速上升。

然而,明湖路現況僅爲雙向各1車道,已難以負荷日益增加的通勤車流,尖峰時段壅塞情形日益嚴重,急需系統性改善。

爲此,市府正式推動「明湖路交通改善三部曲」,首部曲「明湖路智慧交通號誌時制重整計劃」,導入AI辨識與eTag旅行速率資料,結合交通事件管理平臺進行智慧化即時調控,並搭配CMS即時資訊顯示設備,提供用路人清晰引導,有效提升通行效率、降低延滯時間。

二部曲爲「推動明湖路道路安全升級計劃」。目前明湖路爲雙向各1車道,未設置左轉附加車道,導致車輛左轉時常阻礙直行車流,造成車陣回堵,影響整體通行效率。此外,因缺乏行人道,易發生人車爭道情形,行人安全堪憂,市府將全面檢討並重新規畫道路斷面,增設左轉附加車道及標線型人行道,提升整體道路安全性與順暢度,規畫完成後向中央爭取經費進行交通工程改善。

三部曲爲「客雅大道(明湖路以東)向東延伸計劃」,目前已進入期末規畫階段,後續將啓動新闢工程,預計完工後可串聯明湖路與高翠路,與既有客雅大道系統整合,完成新竹市外環道路網最後1塊拼圖。

此路段將成爲香山區、國道3號茄苳交流道與科學園區間的重要聯絡道路,可有效分流車潮,減輕明湖路與南大路交通壓力,強化整體道路服務效能。

交通處表示,「明湖路智慧交通號誌時制重整計劃」已於日前順利決標並正式啓動,後續將針對明湖路與南大路沿線共25處路口進行車流量調查,盤點與優化號誌時制,同步導入AI辨識與eTag旅行速率資料,智慧化即時調控,提升車流通行效率,預計今年底完成各項作業。

交通處補充,市府去年與新竹縣、園區合作,完成「國道1號(新竹路段)智慧交控計劃」,啓動後平均節省約18%行車時間,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