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美術館百年特展 《築跡永恆》登場

▲藝術家李宸安介紹作品「未竟之柱」。(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記者蔡文綺/新竹報導

新竹市美術館(原新竹市役所),作爲新竹重要的歷史地標與文化象徵,2025年迎來建築百年紀念。文化局自即日起至8月3日於新竹市美術館推出《築跡永恆:新竹市役所的百年光影》特展,昨(27)日舉行開幕儀式,由新竹市政府秘書長張治祥代表代理市長邱臣遠宣佈開幕。特展以新竹市役所的歷史發展爲主軸,透過歷史照片、建築構件、政策文獻及當代藝術作品,呈現其從行政機構到文化載體、再至城市象徵的轉化歷程,邀請市民走進百年時光,重新認識這座建築在城市發展中的角色與價值。

新竹市役所的百年曆史,不僅記錄了城市治理與社會制度的變遷,也見證了市民生活與地方文化的積累。市役所不僅是一座市定古蹟,更是承載歷史記憶與當代文化的公共場域。此次展覽由策展人施登騰、侯君昊及藝術家李宸安、陳家翊、陳瑞鴻共同策劃,將歷史素材轉化爲生動的文化敘事與空間體驗,引導觀衆重新思考古蹟的價值與城市的變遷,展現市役所在時代轉換中的多重角色與持續發聲的意義。

新竹市役所自1925年興建以來,歷經街役場、市役所、政黨黨部、戶政事務所等多重角色。2001年被指定爲市定古蹟後,市府積極推動修復與再利用,2007年化身爲「新竹市美術館暨開拓館」,並於2016年正式成爲以當代藝術爲核心的「新竹市美術館」。爲了迎接美術館百年,市府去年特別編列經費修整古蹟,工程期間也將建築結構特色繪製於圍籬,吸引路過民衆的目光,不僅達到美學教育也迎來美好的百年風華。

張秘書長說,此展落實「建築即檔案、空間即敘事」的理念,從建築結構、政治制度、市民生活到藝術創作,逐層探討建築空間如何承載城市的轉變,也反映出社會的變遷與人民的日常。感謝策展人以及參展藝術家,讓這場融合歷史、藝術與城市記憶的展覽得以完整呈現,誠摯邀請市民一同走進這棟建築,在市役所的百年光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時代共鳴。

策展人侯君昊教授提到,《築跡永恆:新竹市役所的百年光影》不僅是一次對過去的回望,更是一場關於城市空間未來可能的集體想像。透過藝術創作,打開歷史與當代之間的對話,使觀衆不只是觀看建築,而是參與其中、重新思考我們與城市空間的關係。此展透過「類駐館計劃」依場館空間規劃分爲一、二樓展區,一樓展區以市役所空間的轉化歷程爲核心,展示建築構件、老照片、公文資料與修復紀錄,勾勒這座建築百年來的制度轉換與市民生活記憶;二樓則呈現三位藝術家的創作,延伸對空間的當代表達與歷史對話,展現藝術如何迴應歷史、重新定義空間。

文化局表示,2025年是市役所(美術館)與州圖書館(星巴克)兩座市定古蹟的建築百年,接下來將推出多場百年系列活動,邀請市民共同參與這場盛事。7月26、27日及9月20、21日將與在地品牌「好好市集」合作舉辦兩場特色文創市集,9月場次更結合全國古蹟日推出親子友善互動體驗與文化活動。此外,市府將與新竹州圖書館─星巴克州圖門市合作舉辦四場主題講座,邀請民衆走入充滿歷史氛圍的空間,探索新竹的文化記憶與城市故事。同時,市府也與新竹郵局合作,爲新竹市役所與州圖書館量身打造百年限定紀念郵戳,歡迎喜愛集郵或寄送明信片的朋友收藏。更多活動資訊,請持續關注新竹市文化局臉書粉絲專頁(facebook.com/culture.hccg),一起參與今年精彩的百年特別企劃。